加入收藏 |
更多>>

企业视频

更多>>

重要通知

精准扶贫得人心  感恩帮扶送锦[03-04]
关于招聘岭东泵站水泵工的通知[07-20]
吉尔吉斯凯奇-恰拉特公司用工信[07-11]
西藏华泰龙公司用工信息[06-30]
贵州金兴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06-19]
招聘启事[06-19]
关于对自愿从事井下一线工作员[06-19]
廉政公益广告[11-27]
更多>>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镇
邮编:132411
电话:0432-66742108
传真:0432-66742144
邮箱:jpgbgs@163.com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中国黄金经研网
中国黄金协会
第二篇 社会事业与后勤保障

【下部 第二篇】第二章 后勤生活福利(5-11)

2011/5/26 13:23:48 【字体:

第五节    矿区液化气站

 

夹皮沟居民一个多世纪的取暖,煮食以烧木材为主,木拌子垛家家都有,山区丰富的林木资源为几代人提供了方便清洁的能源,近几年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林业和居民的过度砍伐,林木资源枯竭,居民由最初的烧干柴取暖做饭,到烧湿柴,砍完大树砍小树,砍了近处砍远处。周围的山岭变成了荒山秃岭,木材来源困难。为响应国家号召,保护林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矿山周边环境,改变单纯依靠木材做能源的习惯。进入八十年代每年都从外地购进大量优质民用煤,引导鼓励居民使用煤炭做能源。

1982年矿区住宅开始向楼房化方向发展。燃气从桦甸等地购进。为使能源利用多元化,让矿区居民能用上液化气,减少木材、煤的能源使用比例,1987年矿液化气站在二道岔沟口破土动工,原夹矿矿长于长江,当年任服务公司经理,在现场亲自指挥,解决施工问题,劳服承担了建设工程的主体,液化气站实现了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建成后最初由矿福利科经营,燃气派员到吉化、大庆等地采购,后改为承包经营,实行定员定额。2004年矿区改制液化气站实行主辅分离向社会拍卖,现属私人业主。

 

第六节  矿区道路与交通

 

清末民初本地区属封禁之地,境僻地险,交通闭塞,除几条山径小路可通单人独马,无任何道路。

从省城(吉林)到夹皮沟金矿有水路两条路。陆路峻岭耸立,险阻异常,其中最险的猴岭(大勃吉岭),上下大约二十多里的区间,只有马车才能行驶,路径狭窄。春、夏、秋三季泥层深达数制矿车,有的坑口井下使用马车做运力。在巷道修有马圈,内点电灯,铺木地板、稻草。马吃住在井下,返回井上后多失明。

50年代畜力拉车发展很快,在马号南山、今二道沟坑口的东面,是当年养马的地方,当时有专门的职工饲养和看护,养马多达上百匹,“马号南山”因此而得名。马车广泛应用于矿山运输的各行业,并盛极一时。现今仍有部分赶马车的老矿山职工提及时还称为“X老板”。这一时期对外货运,主要靠汽车,矿区运输马车、汽车兼有。采出的富矿石用草袋子包裹,用马车送到桦甸,一星期来往一次,中途有矿山设的吃住的驿站。工人上下班主要靠步行。

 60年代汽车大量进入矿山,机械运输有了很大发展。井下用铁矿车装矿石,摩电机车做牵引,井上用两吨半的大摩电成串牵引矿车到货仓,用汽车运往选矿。马车逐渐退出了矿山运输的主角,70年代空中索道运送矿石由于存在维修困难,不安全等因素被汽车运输所取替,这一时期运输主要以国产解放汽车为主,个别人家有自行车。矿区汽车不断外出运货,但不载乘客,偶有客货混载车辆,多为内部公出人员乘搭,绝不对外。矿内通勤用大板车(卡车),装铁护栏,拉送职工到作业单位,冬盖帆布以挡风雪。这种通勤方式直到80年代初有了客车才结束。

进入70年代,一批日本绿翻斗车运到矿山,充实拉矿运输,随着矿区一些坑口的发现和开拓,矿内每天有定时定点客车往返。全矿只有一台吉普车供矿长外出或矿内办公乘坐。

公共客运桦——老(老金厂)有直通客车。矿区只有生产用车,没有到老金厂的交通,职工家属外出无法乘坐桦——老客车,对于矿区居民来说,客运虽有如无,个人外出只能求助公车。到1980年以后才有了每日一次的桦——夹客运。

80年代初个别职工家庭开始购买国产嘉陵摩托车,(约500元一台)幸福摩托车。个体户、商户、私人矿主乘坐吉普车来往联系业务。

二十一世纪后,个别职工家庭(多数是公司中层以上干部)开始购买轿车,(约十万元左右一辆)。矿区道路已修成水泥路。

 

第七节   矿区职工食堂

 

职工食堂俗称“大食堂”。主要是为外地来矿工作的单身职工解决吃饭问题。原址在今天公司大楼,食堂大厅宽敞,内有水磨石餐桌十几个(现已废弃不用移至金山公园)可同时容纳近百人就餐。食堂就餐工人最多时有700多人。餐饮服务职工22人,分两班作业,食堂管理人员有2人。

20世纪50~60年代,为解决回民职工生活不同问题,食堂还专门设立了回民窗口,每人每餐补助2角钱,直到成家为止。职工食堂成为增进民族友谊的窗口。

19616月,矿区粮食缺乏,春夏间吃榆树皮和山菜的职工家庭很多,职工食堂搞瓜菜代食品,要求党委书记带头食用,号召职工积极节约粮食。

1962年,职工食堂开展“多、好、美、暖、省、便的红色食堂运动。依靠就餐群众,依靠工作人员,依靠车间领导,搞好食堂工作,充分发挥伙委会的作用;经常不断地改革炊具,改进食堂管理工作。

1980年提出食堂饭馆化,要随时都有热饭、热菜,昼夜二十四小时服务。职工食堂还根据工人工作特点开展了三饭活动,即夜战饭、晚点饭、病号饭、随吃随有,买饭口设公平秤。杜绝克扣现象。每月开展流动小组红旗赛,每年开展二次烹调技术学习班。全年开展一次烹调技术表演赛等。

80年代初,食堂开始对外服务,办中餐部,搞承包创收,随着单身工人逐渐成家立业,住宿人员减少,曾一度火爆的职工食堂规模逐渐缩小,现搬迁至东风楼,仅有几名职工实行对内、外双重服务。

 

第八节  单身职工宿舍

 

夹皮沟金矿共有四大宿舍:东风楼、老大楼、大合宿、女宿舍,这批宿舍建立较早,矿领导对食堂和单身宿舍比较重视,把它当成对工人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场所和阵地,强调加强其领导。1962年在独身宿舍开展了“三保、二包、一满意意”的红色宿舍运动。福利科对每个宿舍一保供应烧柴、二保炕和锅灶、烟筒的修理;三保锅、水桶、水缸、水壶、条帚等的供应;每个单位对本单位的住宿人员,一包教育,二包管理。让所有的住宿人员基本满意,各单位的党、政、工青干部,特别是工会主席经常深入宿舍,食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矿党委要求单身宿舍服务组的职工努力做好后勤工作。

1980年职工宿舍为提高服务质量,用计分评奖的办法对每个服务员实行考核,宿舍每天有记录,每周一评定,每月一公布。并建立三忆会制度,忆服务质量,忆公物保护,忆清洁卫生。

每处宿舍在出入口设登记岗,对陌生人、探亲、来访的逐人登记,以保证住宿职工财产安全和休息睡眠。

同年,职工宿舍实现了四不出屋服务。即学习游艺不出屋,拆缝不出屋,病号用饭不出屋,理发不出屋。以后又提出宿舍旅馆化。

 

第九节  矿山职工服装变化

 

从清朝到民国时期,男子头戴疙瘩帽(形如半个西瓜皮,大都用黑缎子制做,故人称瓜皮帽),身着长袍,外罩马褂。马褂,即无袖的夹对襟布衫。年轻女子穿花旗袍,壮老年女子穿青、蓝色旗袍。长年耕作田间的贫苦农民平素则冬穿短袄,夏着短衫,只是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时,方穿长衫、旗袍。

伪满前期,衣着服式依然与民国期间相同。至伪满后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般工作人员,均穿制服,上衣上面一个暗兜,下面两个明兜。公职人员穿“协和服”,戴“战斗帽”。协和服上衣前面有四个兜,均有盖,后面中有竖缝,腰有横带。学生则穿“操服”。上衣有三个暗兜,上边的无盖,也有部分社会人士穿西服,戴礼帽。凡农民均穿便服,短裤、短褂,夏穿自制布底鞋,冬季穿靰鞑,内垫以草。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般国家工作人员穿中山装者居多。青年服是青少年普遍喜爱的服装。农民多穿便衣,男子着对襟布衫,女子多穿大襟布衫,花花绿绿色彩不一。

矿区工人无论井下井上都穿劳动保护服装,井下工人冬夏都穿带扎趟的或劳动布蓝棉袄,带安全帽,提电石灯作业照明,穿胶长筒靴,井上一般只发给单衣单裤,劳动服装一般都是蓝、灰、黑绿三种。

70年代末,商店开始购进的确良、涤卡等化纤制品,职工家属以穿这些布料的服装为时髦争相购买。穿棉布制品的人逐步减少。80年代初随着职工购买力的不断增强,并受改革开放大环境及港台影视的影响,青年男职工和待业青年热衷于穿喇叭裤、筒裤。80年代中后期职工服装兼容并续,中山服、西服、港衫、夹克、筒裤、喇叭裤、牛仔裤、蝙蝠衫、连衣裙、西服裙、裹裙、百褶裙、筒裙、棉猴、羽绒服、军帽、前进帽、各式皮鞋、皮靴、胶鞋、布鞋随个人爱好任意穿着。

2000年矿工服饰有了很大变化,井下生产在不违背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随意穿着,不做硬性规定。

2007年公司统一职工劳动服,工人为灰色,双胸带安全反光条;安全员为橙黄色,胸部带反光条;管理人员为深蓝色,左胸上印有“中国黄金”字样。

2009年公司又统一定制了夏季工作服,短袖,深蓝色,印有中国黄金字样。

第十节   矿区生产用电和生活用电

 

东北沦陷时期,1934~1936年间,日本大同殖产株式会社,为了掠夺老牛沟一带金矿资源,在老金厂后油坊的高丽坝建有一个小型火力发电站。除采矿用电外,只有日本住宅有电灯,本地居民靠油灯照明。

1930~1942年,日本在老牛沟建选矿厂,采金会社从辽源火力发电厂架设一条3.2伏的高压辅电线路直通老牛沟。建变电所一座供老牛沟、夹皮沟两座矿山生产。部分当地居民用上了电灯。

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矿山及供电设备没有遭到破坏,绝大部分保存下来。十九旅万毅部队派刘洪涛同志接管矿山,担任夹皮沟金矿经理。同时成立夹皮沟金矿一局,管辖夹皮沟金矿和老牛沟金铜矿。

1946年西安(西安即现在辽源—夹皮沟)送电线路被国民党军队破坏,机械化生产停止,手工生产一年余。

19477月,辽源市获得解放,恢复了对夹皮沟金矿的电力供应,老牛沟金铜矿重新开采,此后,老牛沟附近的居民开始先后陆续用上了照明电。

1950年,老牛沟金铜矿在板庙子开坑口,架设了老牛沟至板庙子3.3千伏输电线路1条,计25华里。1952年末停产,随之输电线路撤掉。1979年夹皮沟金矿从老金厂架设一条到四道岔坑口“六万六”新高压线路,成为矿生产用电的纽带。

建矿以来,夹皮沟矿区用电由自己管理,分为居民用电和生产用电两个部分,在电力紧张的情况下或用电高峰期,为保生产生活用电常被拉匣限电。家中时常要备用一些蜡烛,还有的家庭用井下矿石灯代替蜡烛照明。在秋、冬枯水季节,生产用电也时常得到限制,矿区要提前协调好生产。矿动力科负责全矿电力的统一管理,对于家庭用电有一个粗略的统一标准,每户按灯头收计费用(当时家中没有家用电器),每个灯头月3~5角,照明灯不准用大灯泡,不许点电炉子取暖,做饭,烧水。矿动力科时常深入住户检查,对违犯规定者除没收用具外,还要给予批评教育或罚款。

    1980年以前除收音机外,职工家中基本没有家用电器,此后,家庭电器不断增多,许多家庭都添置了电视、电炒勺、电冰箱、洗衣机、组合音箱、电暖风……居民用电成倍增长,按以往方式核算用电量,亏空较大,矿山难以承受。为了对居民用电有一个统一合理的收费标准,1985年夹矿为各住户免费安装了电表,每度电收电费6分。超出部分由矿里承担,随着电价的上涨此后又上调到每度电1.6角、3.6角,电力差价仍由矿里以福利性质进行补贴。

1987年动力科、设备科合并。动力科职能由机动科代替,1992年夹皮沟金矿成立公司,机动科改机动处。矿区的内外用电都由机动处审批和管理,机动处把居民用电和商业用电,非职工户用电区别对待,非职工用电和居民用电、商业用电按高出职工用电的一倍半收取。动力用电需经过机动处审批安装,方可使用,违规用电盗电的由机动处负责检处或拆除。

1985~1997年间职工家庭用电计量表安装在室内,人为损坏造成误差的现象极其严重。值此一项公司每年代付生活用电费用高达百万元以上。为了有效管理,降低电耗,减少损失20007月,机动处组织了大量人力、物力,花费了大量资金把户内电表安装在户外集中管理,集中收费,盗电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1998年电业局用电价格为0.29/kwh,每月核定给公司居民用电量28/kwh,每月用电量平均为32/kwh,增加的7/ kwh的供电成本电价为0.55/kwh,居民用电成本达到0.34/kwh,综合电损达18%,加上变电供电材料、工资等费用,居民每月1kwh增加成本0.099/kwh,居民用电成本达到0.446/kwh。同年电业局两次上调电价,造成公司电费支出增加,为缓解生产经营压力,减轻企业负担,公司提高了居民用电和转供户用电价格。

考虑职工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及桦甸市居民用电价格。将职工居民用电调整到0.36/kwh,依靠公司供转户用电的,电价从0.65/kwh调整到0.80/kwh

2003年根据国家政策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需要,生产用电和生活用电(民用电)必须彻底分开,用电管理实行同网同价,矿山投巨资进行农网改造,2004年改造完成,民用电划归桦甸农电局作统一管理。

 

第十一节  企业主辅分离

 

建国以来,在以产金为主业的同时,辅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一些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应运而生。学校、医院、福利、托儿所、运输队、基建修路队、卫生队、商店……应有尽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逐年得到完善发展壮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辅业对矿山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办社会解决了国家当时无力解决的问题。使矿山职工能在条件艰苦、落后的地区,安定地生活下去,为国家创造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辅业人员逐步超过了采金的主业人员,而许多辅业已被国家职能部门所代替。从事矿山辅业的部门和人员出现了富余和闲置。这些部门与国家逐步建立起来的职能部门相重复,可有可无,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也成了矿山背负的沉重包袱。矿山创造的大量财富被辅业人员的工资所消耗,影响着矿山的发展。到2000年的辅业发展到近20家,从业人员是生产人员的2倍,矿山自身也认识到辅业的弊端,实行了一些内部改革,先后推行了一些承包制度。使一些辅业逐步走上了自负盈亏的道路。

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主辅分离成为这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夹矿按国家政策进行了住房制度改革,取消了企业福利分房,按照政府要求,实行了医疗制度和医疗保险,退休职工实行了社会化管理。一些单位实行了内部分离,机修厂、建安公司、供热处、液化气站、职工浴池等按公司要求独立运作,不参与其经营。机修厂、建安公司是最早独立经营单位,液化气站、职工浴池虽然实行了班组承包,但每年仍需总公司创造就业机会或进行大量补贴,针对这一状况,主辅分离工作对这些单位准备通过出售、租赁或股份制的方式彻底改制。

有些不具备条件暂时不能分离的在内部设法解决,医院80%的费用由公司支付,20%由医院自己创收。2003年液化气站转售给个人经营,2004年取消了托儿所并入一小管理。同年撤消了疗养院,民用电通过摘转供得到了解决。学校交给了地方政府。

夹皮沟金矿的辅业因时代和矿山的需要而产生,曾为矿山的发展起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时代在发展,辅业已失去了往日的积极作用。成为制约矿山发展的落后事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天的主辅分离工作,虽然困难重重,但其同样会推动矿山的发展,给企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版权所有: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    吉ICP备05001162号
技术支持:吉林市捷林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访问量:

吉公网安备 22028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