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更多>>

企业视频

更多>>

重要通知

精准扶贫得人心  感恩帮扶送锦[03-04]
关于招聘岭东泵站水泵工的通知[07-20]
吉尔吉斯凯奇-恰拉特公司用工信[07-11]
西藏华泰龙公司用工信息[06-30]
贵州金兴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06-19]
招聘启事[06-19]
关于对自愿从事井下一线工作员[06-19]
廉政公益广告[11-27]
更多>>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镇
邮编:132411
电话:0432-66742108
传真:0432-66742144
邮箱:jpgbgs@163.com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中国黄金经研网
中国黄金协会
第四篇 人民政权接管至改革开放前的夹皮沟金矿

【上部 第四篇】第二章 短暂停产后再恢复生产和第二个黄金生产高潮期(1960年起)(1-8)

2011/5/26 9:19:18 【字体:

第二章      短暂停产后再恢复生产和第二个黄金生产高潮期1960年起)

 

1960年,夹皮沟金矿根据中共中央保粮保钢指示,大力支援农业。19601023,夹皮沟金矿因资源缺乏停止生产,正式闭矿。大部分人员和设备调往位于磐石市境内的红旗岭镍矿(现名为吉林镍业集团)。夹皮沟金矿闭矿之后,患有严重职业病的原副矿长赵春起带病领导留守人员,爬山越岭寻找金矿资源,经过8个月的踏查,发现二道沟坑新矿脉和其它坑下的部分残留矿柱。1961年,吉林冶金604勘探队,对夹皮沟矿区内的二道沟金矿床作出了评价。1961810,夹皮沟金矿经恢复后正式生产。同时又发现了三道岔金矿床。二道沟坑口(现二道沟矿)和三道岔坑口(1968年改名为红旗坑)分别于19645月和19665月正式投产,一举扭转了复产后矿山连续四年亏损的局面。但是,自19674月起,“文化大革命”波及全矿,致使矿山生产处于半停产状态。进入七十年代,矿山生产逐步恢复正常,加速了红旗坑的建设,打通了红旗坑内汽车运矿通洞,安装了游动绞车、天井吊罐新式凿岩机配套的机械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3倍。七十年代,成为解放后夹皮沟金矿产金史上第二个高潮期。但因在生产管理上一味地追求产量,违背了“采掘并举、掘进先行”和“大小、贫富、难易兼采”的技术原则,造成采掘比例和三级矿量的严重失调,给以后的生产带来了困难。

 

第一节   贯彻中央保粮保钢指示和工业支援农业

 

    1960年,是全国自然灾害严重的一年,这一年,夹皮沟金矿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上海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保粮保钢的指示,进一步开展工业支援农业运动。

    夹皮沟金矿自1958年起,在大跃进的进程中,就支援农业。1960年,为了更好的保粮保钢,完成工业支援农业计划,金矿采取了以下几种工作方法:

    一、加强党的领导,摸清思想,全面发动

    通过大会动员、小会座谈、鸣放辩论的形式,明确思想、全面发动,由上而下,由干部到群众,由党内到党外,分别召开动员大会,提出规划,确定项目,在党的领导下统一行动,掀起支援农业的新高潮。

    二、开展三献活动,大力宣传、大造声势

    三献活动即献工、献物、献策,抽调强有力的宣传干部20多名,组成矿宣传大军,活动在街头影院等地,采用大字报、黑板报、广播等形式地震预报珠伟大意义,及时表扬主动支援农业的优秀单位和个人。

    三、摘重点、带一般、抓需要、突实现

 

 

 

 

 

 

 

 

 

根据访问讨论后的项目,分类排队,以兴安屯为重点,大抓所需项目,如铡草机等。作业区急需使用的让机电科在10天内完成,并且号召各单位和职工们猛突实现,尽早完成,组成业余加工组,大搞突击活动。

    四、规划落实,分工包干,一包到底

    根据访问后的项目,由上至下分级制定规划,按农业要求分工包干。

    19604月,金矿由38人组成的一支支援农业“四化”的队伍,帮助永吉县人民完成了星星哨水库的建设。

    19608月又制定了工业支援农业的新规划。新规划要做到的是帮助挂勾公社培养技术人才。为公社代培技术工人或专业人员52名,帮助建起修配厂,帮助实现后勤机械化,建起一处粮米加工厂。协助兴安管理区实现养猪场半机械化。四道岔屯和兴安屯送电,解决其照明和机械化的动力。给予社办工业尽可能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援。医院组织一支医疗服务队,定期与不定期的深入农村,开展卫生活动。每月至少两次。帮助公社组织教育编教材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帮助公社建立健全社办工业、农业等方面的财务会计帐目、制度和手续等,帮助秋收。

    9月份工业支援农业做到了帮助挂勾公社建立了机械修配厂,配齐了三床(车床、刨床、钻床)超过了五具(老虎钳子、铜锯、铜锉、砂轮、电焊箱、尖铲、搬子、铜锤等几种工具);为农业培养技术力量;根据农时需要组织劳力支援。并提出行动口号“支援农业第一线,三床五具投生产,培养人才送到电,参加秋收保增产。”

    1960年,夹皮沟金矿为支援农业,除赠送1000多册有关农业技术书籍外,还赠送铡草机一台,反水轮一个,同时安装一台破碎机,并有慰问节目。以上支援的人力物力除按最低价格二台车六千元外,其余都是无偿援助。

夹皮沟金矿自1958年以来,支援农业物资150余种,其中重大的有汽车两台,拖拉机一台,钢轨3400余米,大牛6(支援黎明社三年),钢材两吨多,自制加工农具,按调拨价格计算达六万余元,支援劳力方面计有5000多个工日,除此之外,每逢新年和春节都组成访问团到公社访问,工人自发献书献礼有20余种,其中有技术、文化、农业知识等书籍,以及文艺用品等。

    夹皮沟金矿响应中央关于保粮保钢的号召,在资源短缺,生产困难的情况下,大力支援农业,密切工农之间的关系,巩固了工农联盟,对推进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节           夹皮沟金矿停产闭矿并向红旗岭矿转移

 

    1960年,我国黄金生产伴随着国家进入三年(1959~1961年)困难时期。这一年,全国黄金行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1959年黄金工作会议精神,执行“土洋并举、大中小并举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力开展金矿地质勘探工作。

    1960年初,夹皮沟金矿继续开展红旗竞赛活动,以思想、革新、企管、增产节约和安全为五大指标,以井下运搬,降低油火药的消耗,降低贫化率,提高金属实收率、提高精矿质量和安全生产为关键,以在我矿实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半自动化和自动化,半电气化和电气化为技术革命的根本任务而大力开展。为尽快实现上述三化,矿山深入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组织全矿职工大闹技术革命,大搞群众运动。先查清生产关键和薄弱环节,抓住主要矛盾,定下主要关键,再分步、分项、分系统的作好长打算短安排,组织协作、支援、后勤突击队伍。同时在全矿掀起

 

 

 

学、赶、超、帮,人人争做“红色矿工”和红旗单位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

    为做好竞赛宣传工作,宣传工作竞赛领导小组制定了宣传工作竞赛方案。提出“生产大跃进,宣传打先锋,鸣锣震九霄,实现全矿红”的口号。在全矿开展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著作运动。学习了陆定一的报告、《列宁主义万岁》、《沿着伟大列宁的道路前进》等文章,采用读、想、问、写、用的方法开展学习。

    1月下旬,矿山出现了技术革命的苗头,为在职工中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艰苦奋斗,敢于攀登文化科学顶峰,大闹技术革命,在职工中开展了一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通过运动,绝大多数职工的觉悟大大提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有力的保证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迅速开展,以确保生产任务的提前和全面完成。

    2月初,矿山向全矿职工传达贯彻了省委电话会议和市委的指示精神,因势利导,大力扶植技术革新,并提出“二月会战攻四关(贫化率、实收率、运搬、安全),革新建议上千万,实现革新100项,群英会()上把宝献!”的战斗号召,将技术革命引向了一个高潮。十天当中,提出革新建议3551件,相当于1959年全年总建议数的2.7倍,并且落实了443项,实现了79项。还掀起了“一攻”(攻破生产、革新关键)“七比”(件数、实现、效果、规划、任务、学习、安全)的技术革命全面大会战。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和落实了全年技术革命规划,并确定,“一用(一项综合利用),一尖(一项尖端),两化(选矿自动化,全矿机械化程度达到35%以上)”,地质储量翻五番的奋斗目标。

    3月底,全矿提出革新建议共9477件,相当于1959年的7.4倍,并实现了793项。参加革新,占全矿职工总数的94.1%,从工人、技术人员到领导干部,从一般干部、徒工到职工家属都卷入了热潮,形成全民性的运动。通过大闹技术革命,大搞群众运动,提高了机械化程度,3月底,全矿机械化程度已经从年初的62.9%提高到71.9%,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大大节省了劳动务,缓和了我矿劳力不足的问题。企业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广大职工在这次运动中,苦学、苦钻、苦干,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全矿大兴协作之风,推动了文化革命的高潮。

    在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向深广发展的过程中,金矿大搞宣传鼓动,大抓思想,组织大会战,大搞领导、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大搞红旗竞赛,立标兵,插红旗,推广先进经验。

    60年的二季度,由于一直没有获得新的矿量,生产矿量严重不足。1960610,三道通铜矿也因地质资源和兴建白山水电站停止生产,机械设备大部运往红旗岭和六道江铜矿等地。为确保地质探矿高速度,做到生产收支平衡,消灭亏损,大搞群众运动,开展高级生产活动,加强生产管理,降低贫化率,提高实收率,大搞沙金活动,组织回收队,节约原材料。

    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重点抓坑内外的机械化运搬,使井下运搬“五一”前基本实现机械化,“七一”放下了扒子簸箕,坑口作业全面推行交叉作业和小直径凿岩。选矿厂改进工艺流程,建立操纵台,在“七一”前实现生产基本自动化。全矿机械化程度由一季末的71.1%到“五一”提高到85%左右,同时加强了对技术工种的培养。

    1960824,开展了以增产节约为中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在五条战线即生产、地质、多种经营、职工生活、工业支援农业上,采取大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改进领导作风、大抓安全生产、加强企业的技术和经营管理、加强对职工学习的全面领导和组织工作、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各级组织作用等措施以保证中央关于开展保粮保钢的增产节约运动的迅速开展。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夹皮沟金矿处于一个工作热潮当中,但是,最关键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夹皮沟金矿从1952年开始,随着生产的发展,每年获得的矿量满足不了开采的需要,为了争

取资源的翻番,满足生产的需要,矿党委早在1958年,针对矿区地质工作,提出了“苦战三年,渡过难关,争取资源大翻番”的战斗纲领和“优先加强地质工作,采掘并举的方针”,虽然付出了艰苦劳动和采取一系列措施,仍未获得理想的矿源。矿山主要依靠回采获得黄金。由于探明资源短缺,1958年至1960年,三年保有矿量比前七年下降60%,黄金产量比1956年下降67%。矿山面临着储量少,品位低,电力不足,材料缺乏,生产规模缩小,职工成批外转的局面。在这种困难局面下,因受大跃进影响,一部分领导坚持“多采、多出、多处理”尽早闭矿,但另一部分领导坚持“加强地质工作,缩小生产规模”维持继续生产。终因处在反右倾的年代,“加强地质工作,缩小生产规模”的主张未被采纳,错误地采取了“采富留贫、采大留小、采易留难”的作法,减少了地质探矿和生产探矿。1960年与1958年相比,地质探矿工程减少35.4%,生产探矿工程减少90%,致使采掘比例严重失调,三级矿量失衡。

    1960103,党委书记南英久在电影院机关职员干部座谈会上,把我矿将要转移到红旗岭的消息进行了传达,106,夹皮沟金矿向中共吉林市委、省冶金局党组提交了《关于快速结束本矿生产和当前工作安排的请示报告》。报告中说,60年的生产任务(完成产金548936千克)已提前102天完成了国家计划,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全年上缴一百万元的利润计划。由于我矿资源所限,生产已进入残柱回采阶段。要加速结束本矿生产,向红旗岭矿转移。经吉林省冶金局批准,这座百年老矿于19601023停止生产,正式闭矿。

    夹皮沟闭矿后,11月,大部分人员和设备材料调往位于磐石市境内的红旗岭镍矿(现名为吉林镍业集团)。当时,全矿共有1995人,调往红旗岭1100人,占全矿职工总数的55%。另有一部分人调往浑江六道江铜矿、东风铜矿、水曲柳粘土矿、郭家店矿等地。夹皮沟尚留干部132人,工人233人,共计365人。矿山成立留守处,由红旗岭矿主管。由党委副书记罗春发、副矿长赵春起、副坑长刘培勋、副厂长吴生、党总支书记朱福印等组成留守处联合办公室。

    12月末,省冶金局通知撤消夹皮沟金矿行政机构,成立夹皮沟金矿保管处,当时保管处人员仅留34名,负责看管矿山设备等事务。

    红旗岭镍矿筹建处在夹皮沟设立办事处。驻夹皮沟办事处下设办公室,包括医院(有疗养院、业余疗养院、门诊部)、子弟校、中专学校、农场、林场、联合办公室(材料组、机电组、停产保管组、福利组、财务组、保卫组、人教组、办公室)和党团组织 —— 党总支、工会和团支部。

    1961年,红旗岭矿筹建处委员会组织部开展了干部工作、组织建设工作、党员管理工作、基层支部工作、统计和档案工作等,聘请留守处26名同志为红旗岭矿筹建处党委的兼职建党组织员。这些人为红旗岭矿的筹建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三节           赵春起组织人员搞调查恢复生产

 

    196010月至19616月,夹皮沟金矿因地质资源不清停产。

    夹皮沟二道沟区的勘探工作从19561960年,逐年有勘探人员在该区工作,但一直未引起重视,大部分勘探工作者均一走一过,都不曾下决心,投入必要的深部找矿。60年曾有人提出要在5号矿点打破其深部探矿这个谜,因此在综合研究工作报告中,提出“加速二道沟五号矿点

 

 

的探矿工作,为地方小洋群提供设计依据”的建议。由此可以看出对二道沟抱有很大的希望。在停产期间,全矿职工对这一百多年的老矿停产始终报着获得新生的希望,尤其对二道沟抱有更大的希望。因此在停产半年的期间里,对坑内残存的资源进行了清查。

    1961年春,患有严重职业病的副矿长赵春起同志,率领“保管处”34名留守人员,爬山越岭寻找金矿资源,深入井下踏勘残留矿量,直到吐血时还在坚持工作。经过8个月的踏查,发现二道沟坑新矿脉和其它坑下的部分残留矿柱,共有矿石量4万余吨,含金431公斤、铜40吨。

    1961年,原吉林省有色金属工业局地质勘探公司(后更名为吉林有色地质勘探公司604队,简称604队)调集大批地质、测量、物探和化探人员,在夹皮沟组建604勘探队,专门为夹皮沟金矿解决资源问题。他们对位于夹皮沟矿区西南25公里处的二道沟金矿床作出了评价,认为它们是有工业价值的中型金矿床,工业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岩上盘50范围内,共有六条工业矿床,矿体单脉长度60~150,平均厚度08~20,平均品位为12/吨,总延长为290~300,延深为450~600,为中型矿床。于是留守人员向吉林省冶金局提出了要求复产的报告。

    19615月,吉林省冶金局会同夹矿留守同志对夹皮沟矿区的地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吉林省冶金局于1961619,为增加黄金生产,满足国家建设需要,决定恢复夹皮沟金矿的生产,划归中国黄金公司领导。吉林省冶金局党组书记叶和玉主持召开复产会。夹皮沟金矿赴长春参加会议的有赵春起(带队)、王永庆(负责机械设备)、费东生(负责地质)、张守臣(负责人事)、刘恩福(负责生产计划)等同志,当时决定当年复产费用60万元,其中当年设备费用54万元。

    夹皮沟金矿在接到省冶金局的复产通知后,立即组成恢复生产指挥部。1961626,将夹皮沟金矿保管处公章废除。并启用工作需要应设的职能机构:矿长办公室、人事科、保卫科、经理科、生产技术科、机电科、房产福利科、下戏台坑、林场、农场。

    职工们听到矿山得到新生的时候,内心有说不出来的高兴。

    停产后,留守人员对全矿设备,主要是采选设备均进行了回收保管,复产后,这些设备状况良好,给复产安装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但是,复产时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人员少,大多是老弱病残的职工,设备老旧,技术力量奇缺,机械设备不配套,严重缺少材料物资,没有起重设备、没有资金来源。

    为解决这些问题,复产指挥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认真执行了党的勤俭办企业方针,遵循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本着因地制宜、发奋图强、自力更生的精神,充分发动群众。干部全部上安装第一线,带领长期休养和职业病患者参加工作,家属听到人力不足自动前来参战,小学生放下了课本运石修路。材料不足,翻遍了废石堆,以旧代好,修旧利废。家属起下了自己住处的钉子用在工程上,就这样解决了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的困难。为复产安装工程提供了保障。

    停产后原来的秩序已被打乱,各项规章制度已经不全,尤其在停产期间,大批设备调往红旗岭没有办理正式手续造成混乱。在材料管理上出入库数字不准。因此重新开始加强财务成本管理工作、清点固定资产、清查库存材料、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完整的核算系统,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复产后的生产是在资料极少甚至没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生产技术管理和施工管理更加复杂。技术科同志同有关部门的同志在没有资料的情况下,不仅保证了产品任务的完成,而且达到了安全生产。主要是坚持了调查研究的传统作风和依靠群众的结果。如采矿科的邹向前,

 

 

地质的陈显华、坑口的那坑长,郭主任等,经常不分昼夜地出现在现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没有资料的情况下达到情况明,采取了准确的对策,完成生产任务。其次是化验室的建设工作,我矿化验室的化验在吉林省,乃至全国驰名,但是在停产后,从设备到材料以及人员被迁得七零八落,仅剩下了几间破房子和3名技术员。化验室的重建完全是白手起家,有关建筑部门,忙于全矿性的基本建设工作,化验室的重建是要人没人,要料没料。95%的工作是化验员们亲自动手,既当瓦工、力工,又当水暖工、木工,边化验边建设,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基本按原样建成。使化验室从作业场所到设备材料基本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并能对外承担一定的任务。在选矿的技术管理上,全选矿一名技术人员,一名厂长,技术员兼统计,厂长兼班长,和工人一起干。

    经过全体干部、职工、家属的共同努力,抢时间,争速度,仅用五十几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设备安装和调试等生产准备工作。这期间,于学海赴省联系解决了复产用高压电问题。1961810,夹皮沟金矿试行生产,91正式投入生产,停产十个月的老矿山又获得了新生。此时,调到磐石镍矿的部分干部、工人又调了回来。正式恢复生产时,全矿共有职工1 463人。

    恢复生产后,以回采立山线的残存矿量为主,作业形势是开采“贫、小、难”矿柱,不仅品位低,矿柱小,且很大一部分矿柱是由过去被破坏残留下来的破乱不堪的残矿柱,四周大部分被落盘区所包围,矿柱不集中,星罗棋布。矿柱一般的是二三吨矿量,最大的是十几吨。

    复产后选矿处理能力为200~250吨/日,但由于采矿处于回采残矿,出矿量有限,致使投产后计划及处理量达100吨,而实际仅达到60~75吨/日的水平。同时,由于部分关键性的设备,如悬锤磁石被调走,复产后不能马上补上,使选矿只有5~6吨/小时的水平。因此,复产后的生产能力,不论是采矿还是选矿能力,由于受一些客观条件的控制,还是很低的。

    复产后各项主要生产作业量执行情况如下:

 

复产后,9~12月份的选矿实收率计划与实际比较见下表

 

 

复产后,912月份的选矿实收率计划与实际比较见下表

 

 

项目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备注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

计划

实际

12月份统计到1222

金总实收率

85

94.55

90

91.8

90

89.4

90

87.95

金板实收率

55

71.2

60

70.4

60

70.5

60

70.83

浮选实收率

30

24.35

30

21.4

30

18.9

30

17.11

铜实收率

80

101.6

82

88.6

82

84.8

82

79.91

 

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采矿量、出矿量、处理矿量、地质探矿均未完成任务,但出矿量与处理矿石的品位则大大提高,并加强了实收率的管理,实收率非常稳定。其原因是,进行残柱回采主要是在日伪时期的残留采场中进行,作业条件不好,可采矿量少,大部分是在旧采场里的矿柱上或与其平行的矿脉中回采矿量,安全威胁很大。在这样的采场中回采,维护的作业量很大,采出的矿石量是极有限的。因此,从投产开始,出矿量只达到60~75吨/日的水平,没有保证采出矿任务的完成,从而处理矿量也就自然完不成。旧采区的残柱回收基本是在没有前期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复产后的矿山工作计划是根据经验制定的,矿石品位计划低而实际提高。

    19616月上级决定夹皮沟恢复生产后,国家投资对二道沟地区进行了800的地质探矿工作。矿山加速了对该区的掘进工作,两个月见脉,死而复活的老矿山充满了希望。这不仅鼓舞了矿山职工,也鼓舞了六O四队的勘探职工。于是在坑探的推动下,六O四队下决心开始钻探。初见的效果是令人兴奋的,从坑探上看,对25号矿脉在591中段控制延长已知达150以上。在深部150处,由451孔控制,矿脉幅度正常,品位少有上升趋势,通过61年的坑、钻探证明该区是有发展的,经过初步测量计算获得C1C2的矿石量82.238吨,金属量为1271公斤,铜81吨,铅1212吨,初步打开了开拓工作的局面。

正式生产后的夹皮沟金矿,经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仅两个多月就生产黄金9383公斤。接着继续找资源,开新区,延长老矿山的寿命,在本区搞残矿回采的同时,开拓二道沟新坑口,从19616月开坑以来,到196312月末,共获得了地质矿量C1+C2级的36.1万余吨,含金四千四百多公斤。新生的夹皮沟金矿,充满着无限的生机。

 

第四节  全面整顿、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1962年,由于在大跃进期间,黄金矿山追求高指标,在管理方面对于各项规章制度有破无立,或有章不循,致使设备损坏,掘进落后,造成采掘比例失调,打乱了矿山的正常生产秩序,导致无法持续、稳定、均衡生产。而夹皮沟金矿更有其特殊的原因。进入1962年,夹皮沟金矿刚刚恢复生产,面临着更多的问题。缺地测图件与文字资料,缺乏必备的仪器和工具,促使技术工作

 

 

 

 

 

 

 

 

开展的迟缓,给生产工作带来严重的困难,技术工作被动。管理水平很低,不能适应生产需要,生产中在在的问题不能解决,管理被动,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战线长,任务重,设备老旧,部件缺乏,准备工作多,安全威胁大,技术力量不足,班区管理薄弱。劳力少,新工人多,占全矿职工的70%以上,尤其是生产第一线上新工人占90%多。同时在一些人当中还存在着“夹皮沟的寿命不长”、“二道沟没有多大希望”的想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金矿提出行动口号:以整顿企业为中心开展“三抓”——抓生活福利、抓职工教育、抓培训,“三保”——保安全、保竖井探矿、保通洞,一早工作 —— 为二道沟早投产做好准备。制定出“采掘并举,掘进先行,安全回采和整顿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中心”的生产方针,以解决采探失调和采选不平衡和企业管理落后于生产的矛盾问题。提出三年远景规划和“苦战三年过难关,高速回采保生产,快速掘进保资源,六四年生产翻番”的奋斗口号。其主导思想为:“回采保生产,新区保资源”。

    通过加强地测工作,改进技术管理与施工管理的根本环节。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编汇工作,按时提供施工需要的资料,满足生产的需要。取回市档案局的资料,以便生产。做好值班长的培训工作,以师傅带徒弟的方法,迅速帮助值班长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满足生产需要。

    通过整顿管理工作,积极建章立制。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矿长负责制和各级行政责任制,基于上级指示,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共建立了三大规程,六大制度。其中地测针对施工管理制定了检查验收制度及有关技术管理的设计制度、资料结合制度、设计审批制度等。使矿山工作从无章可守到有章可循,克服了管理工作混乱的局面。在生产中,认真贯彻无设计不施工坚决按设计施工。正规作业与及时回采残矿与矿柱,作好贫富和大小兼采,合理利用地质资源等技术政策与“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方针,从而达到迅速改变采掘工作失调的混乱局面。加强地质探矿管理工作方面,致力与四队通过合同关系搞好协作,改掉乱指挥的作风。

    196110月起,在学习和贯彻“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和整风工作的基础上,全面的开展了整顿与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由于在工作过程中遵循着东北局和省、市委指示,贯彻执行了“从长远着眼,当前着手,紧密结合生产”的原则和“查、调、定、整”的工作方法从而使我矿在企业管理工作上有很大的提高,并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1962年,继续进行经济整顿工作。通过“六查”摸清了固定资产,库存物资,流动资金,生产设备,人员编制,残存矿量等家底,对全矿的人力、物力、财力做到心中有数。为加强企业管理工作,对行政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由原有的九个科室()两个车间,增加到14个科室()和三个车间,增强了专业科室的职能作用,加强了生产管理工作,强化了生产指挥系统。在技术管理方面,认真的贯彻了局颁的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包括采矿、选矿、化验、地质、测量)和生产指挥系统的责任制度。对全矿技术力量做适当的调整集中,成立了采矿设计室,按设计施工。为加强区、班管理和提高工人技术水平,开展了两期区、班长训练班和凿岩爆破工人技术学习班,先后轮训了区、班长16名,凿岩爆破工人24名。在经营管理方面上,从实行班组核算后,广大职工都树立了勤俭办事的思想。以车间经费为例,62年二季度比61年四季度降低31%。本着精工简政的原则,加强劳动管理,使非生产人员由25.4%,压缩到17.6%,并完成精简指标的104.3%,企业内部开展了小定小保工作,使生产和工作有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月月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完成和超额完成任务。

    根据工作需要,发动技术人员对现有的仪器与工具进行一次调查登记和鉴定,根据现数提出需要的计划,有关单位与矿领导批准进行购置添补满足技术工作的需要。

    国家批准了二道沟的建设投资,但二道沟的高级储量极少(所谓高级储量系指C1级以上的

 

 

储量),各季的计划批准稍迟,且投资迟迟不到,大大限制了开工。为了早日做好二道沟的投产准备工作,衔接夹皮沟的生产,采取积极措施组织施工力量筹划资金和物资供应工作。抓住主要环节,迅速开工,解决生产基建工作的关键环节,设备不足的被动局面。苇沙河变电所移设工程用了七天时间就移到老牛沟,夹皮沟到二道沟的送电线路因人力不足准备外包,但承包单位计划用23个月交工。矿山发动动力科职工和职员干部,仅用一个月投产。一系列的安装工作如100HP压风机,主要运输巷道二坑的供风管路和30HP卷扬机安装等都是在技术力量不足,困难较多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完成的。上述各项工程的投产,不仅解决了生产基建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克服困难前进的过程中,还培养训练了技术力量。

    针对回采工作安全威胁大的特点,首先在广大职工中深入的进行了安全教育,反复贯彻了安全责任制,岗位操作法,制订了四号脉回采的特定安全守则和停送电通知书制度,坚持安全活动日。在全矿范围内开展了反违章,保安全无事故活动,使广大职工受到了比较深刻的安全教育,大大促进了安全生产。狠抓了二道沟的重要安装工程,如4.3公里的送电线路和33立方/分和16立方/分的空压机,50HP卷扬机的投入生产,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源与主要机械设备,对实现快速掘进创下了有利条件。立山坑四号脉提升系统竣工。

集中全力,尽最大可能,保竖井,保通洞,保架空索道,保地质探矿,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保证产品产量。完成任务必须注意安全,做到抓生产从思想着手。开展增产运动,整顿思想政治工作整顿经济工作。扭转管理工作跟不上生产发展需要,组织全体干部开展“一二三”的工作方法,一是,一天学习(半天业务学习,半天政治理论学习)二是,两天工作包括开会处理业务等,三是深入下层——区、班、组、现场,家庭、宿舍等。在深入下层时要克服走马观花、不求甚解,不解决问题的漂浮作风,要提倡下马观花,不耻下问,不了解就问,亲自做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的高尚风气。开展竞赛以“两高、两低,四好为中心内容,以增产节约为目的的生产立功竞赛运动”。

    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工会协助福利科继续贯彻党委指示,着重以搞好集体食堂与单身宿舍的管理,开展了“多、好、美、暖、省、便”六字红色食堂运动,采取了“学、创、靠、改”四项措施,成立了伙委会,改进了服务态度,提高了饭菜质量。在现有条件下,基本上达到了使职工吃好、吃饱。同时还开展了三、二、一红色宿舍运动,福利科实行三保(保设备、修理、烧柴),车间实行两包(包管理、教育),达到一满意(住宿职工满意),大大改变了单身职工的住宿条件。整顿了副食生产基地,以饲养种菜为主做出了全年规划。对职业病患者采取了包下来的方法,在管理上、治疗上都做了安排。尽量解决烧柴和吃菜问题,大家办福利大家搞生活。家属同志管好家务,让职工少做家务劳动,休息好,保证出勤率,教育好子女,让丈夫安心生产,发扬勤俭持家的光荣传统。促使各方面工作上下理顺,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这一年,二道沟开坑建设工程,下戏台坑、立山坑恢复建设与选矿厂恢复配套工程等生产建设全面铺开,急需补充干部和工人。自1961年从磐石红旗岭矿调回一部分人、从磐石明城招工60余人后,到1962年,又先后从通化六道沟、七道沟铁矿、通钢果松矿等地招进近千人。1962年初,由果钢、通钢、六道江进的大批工人,绝大多数是新工人。工人成份发生变化,打架、骂人、砸食堂的现象不断出现。出勤率不高,最低到过70%,工时利用率低。另外在干部方面也出现了“管不了,没办法”和工作不深入,不调查,作风不民主等现象。为此,矿山在职工中,开展了形势教育,明确了当前任务和三年调整四年提高的光明远景,开展了“形势良好,还有困难,前途光明”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增强了职工战胜困难的信心。深入开展了以“提高工效,保证质量,提高实收率,降低消耗,降低成本”为内容的增产节约活动,坚持把穷日子过好的传统,进一步树

 

立职工以矿为家的思想,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并在全矿开展了“以增产节约为目的,以二高(高质量、高效率)三好(互助好、纪律好、安全好)”一降低(成本低)”为内容的生产立功运动。在会议上,作了“精雕细刻做好人”的工作,指示开展整顿劳动纪律运动月,调动了全矿职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掀起一个整顿劳动纪律高潮。从而出现了出勤率由低到高、劳动生产率稳步上升,使出勤率上升到94.8%。大部分领导干部转变了工作作风,深入生产第一线,参加指导生产,工程技术人员开展综合研究。在生产中工人出矿由36车上升到52.76车,一直到82车,生产由月月完不成到能够完成任务,成本逐月少超,财务成本情况大为好转。如竖井工效由0.15公尺/工,达到计划0.3公尺/工,水平工效由0.9公尺/工,提高到1.14公尺/工,选矿金总实收率达到94.25%。节约立功运动席卷全矿,思想稳定,新人新事不断出现。

    根据“回采保生产,新区保资源”的主导思想,经过调查,残存矿量由年初的51 000吨,上升到7 1000吨,增加了40%,新区金的储量由年初的1465公斤上升到3708公斤。矿山生产仍为回收残柱、从老坑口回扫高品位的矿粉为主。1962年,共生产黄金32115公斤。

    1962年,为了庆祝矿山复产组织的首次文艺汇演中,矿工们自编自演节目,表达了复产后的喜悦心情。其中《矿车奔腾舞》,学车轱辘转,左一拐右一拐,非常生动。杨宪玲、董万贤(即董烈)还借用《红色娘子军》中歌曲调,自编了歌颂矿山生产的歌词:“飞车转,飞车转,斗子连成线,生产喜报传”。

 

第五节  安全回采新四号脉

 

    1962年,根据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有色工业“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技术路线,我矿新区初步投入基建。根据矿山残柱回采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矿山发展规律的“新区保资源,回采保生产”的全年指导思想。根据主导思想修改了生产及早向新区转移的原计划,落实了加速新区基建开掘,延长旧区残柱回采的生产计划。全年黄金生产靠回采做保证。在首季生产活动中,由于战线过长、作业分散、金属品位低、准备工作量大,产生了生产与准备作业量、劳动力的矛盾。黄金生产没有完成计划,仅完成季度计划的61%

    这时,一张建议恢复立山坑四号脉的“大字报”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立刻引起全矿生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党委立即组织专题座谈,通过讨论,一致认为四号脉矿量多、品位高,适于缩短采矿作业,既能缓和准备工作,又能解决劳动力不足,扭转生产被动局面。

    计划制定后,即开始了对四号脉的千米探险。从探险到生产仅用了25天时间。当时,四号脉五号斜井约800多米,进口在哪?能不能采?所有问题都不清楚。为解决资源不清、回采顺序、方法和安全回采问题,矿组成了有行政干部、地测采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参加的“三结合”调查组,开始探险工作。进口只有在充填区、落毛区找。连找三次都没有成功。通过“一步一岗两步一哨”,爬毛坡,钻石堆,终于找到了由五中段通往四中段的一个很危险的采区,由四中段往上是落盘区,就从落盘的石头缝中找出一个小洞,人就从这小石洞往上爬,越过800巷道到达新四号脉西部。入口小,如果把石头蹬掉一小块,就把人挤在中间。随后,开始抓矿量调查、抓准备工作、抓设备。经过对残存矿量的调查,首先在三北向以西,查出残存矿量23227吨,其中可以回采1.700吨,含金34454千克,含铜68吨。为此恢复了突击队,采取三班突击,试行作业,分段施工的办法,完成了捣废石、修大溜、运设备等恢复作业和准备工作。同时,也完成了矿量调查和设备移设

 

工程,于三月下旬成立了生产区,41正式投产。后在三北向又查出残存矿量15635吨,其中可采矿量约为8000吨,含金104千克,含铜16吨。

    四号脉,是一个脉幅宽,缓倾斜矿体。其正规矿块的开采,在1952年到1956年已全部结束,1957年回采二次,1958年回采二次。此次回采已经是第五次。采区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平均每个采场空区面积达900~1000多平方米,采空区平均高度为20,最高达28,大落毛区共有8处,其中最大的一处上自二中段,下至新六中段,被四号脉分隔为东西两部,落毛面积约占全采空区的四分之一,毛坡量高达60多米,外号“四号脉高地”。东西部可回采面积为总面积的五分这一,约6000平方米,岩石结构复杂,仅回采区就有岩脉8条,断层10个,纵横交错,织成网状。所有残柱经过以前的开采和四次回采,大部留于岩脉两侧和断层下盘,全部作业均要在采空区内进行。周围通路又被堵塞,有一条出口,现场也经常变化。因此,在这里回采面临着“四多”(岩脉多、断层多、落毛区多、探头石多)、“三大”(采空区:面积大、顶盘跨度大、上盘压力大)、“三难”(采空区高难检查,顶盘高,难维护;采空区面积大——难管理)、“一小”(均在采空区作业,矿柱的撑力小)、“一险”(很大一部分必须进入空区作业,所以很危险)的极困难局面。因此职工称四号脉回采为“虎口拔牙”。

    自复产以来,大部基层生产管理人员是新手,井下生产工人多数是新工人,缺乏残柱回采安全经验,对四号脉回采作业非常困难。经过干部整风运动和职工社会主义教育,介绍四号脉储量,“一两黄金顶三十二吨大米”的实际教育,“大战四号脉”已成为广大职工的行动口号。为了打好这一仗,在正视主客观不利条件的同时,对有利条件也做了充分的估计,我们有有经验丰富的老管理干部、老技术人员、老工人,曾从事过四号脉生产,熟悉情况,有多年来进行残柱回采的实际经验,有全矿各部门的普遍重视,有上级和党委的正确领导,采空区顶盘大部残留矿脉,围岩比较坚硬,通过采取措施,不利条件是可以掌握或克服的。

    为了在“虎口拔牙”式的回采作业中做好安全工作在全矿职工中,开展了安全生产无事故运动,突出四号脉的安全回采问题。以矿长为首成立了矿、科、坑联合组,实行间周两次检查制,始终坚持三结合现场会,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缩短战线,划四号脉为单独生产区,调四名有力的区、班长、老工人,实行了区域范围固定,回采任务固定、劳动组织固定,同时,建立了区管理工作,建立了班指令,交接班、三次汇报,班前戴安全帽、入坑安全检查及每月二次定期安全活动等管理制度。又通过区、班长轮训,着重贯彻区、班长责任制的。为了防止乱指挥现象的发生,在各级会议上贯彻并强调了矿、坑、区、班负责制,严格执行生产统一指挥。

    以四号脉为重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现场安全工作。在全矿技职人员中,特别是区、班长级干部,贯彻安全责任制,抽调三名老支柱工担当四号脉跟班专职安全工作,并建立了交接班制,针对四号脉特点,制定了特殊安全守则16条,增设了现场照明灯、通风局扇、警备铃等安全设备,严格执行老工人带新工人,一人不作业和无计划不生产,无设计不施工,有分歧不作业,不安全不进入作业区的安全技术原则和有效安全工作经验。

    回采顺序,根据自上而下、自远而近的回采原则,细致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回采作业。鉴于急需投产不能等待,在设计工作上采取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分区安排,全面兼顾的办法,把四号脉划分为东西四个作业区。根据大部矿柱留在中段上下和可采矿柱大分散、小集中的实际情况,双双划分若干段或片,在每段或片中,又根据矿柱分布位置,实行统一编号,安排先后顺序。鉴于四号脉矿柱大小不一,高、厚不等,通过矿柱单体设计采用两种不同手段进行,一种是事前能作出资料,根据地测部门提出的设计,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制定出单体设计,交坑口按设

 

 

计施工,另一种是有一些小、难矿柱事前做不出来设计,就在施工之前和在施工过程中,由三结合的调查小组,赴现场进行研究,统一意见后,作出决定,把施工方法记录下来,交给工区进行施工。这一方法被称做“记录设计”,解决了设计工作跟不上回采需要的被动局面。

    不同的矿柱采取不同的回采方法,如上下中段,实行平行作业,矿柱集中并在一条运搬线上,便于逐个吃掉。位于岩脉两侧矿柱一般在开采时,上盘与下盘保留一定的脉石,严格限制爆破眼数,防止岩脉受震脱落或塌陷。位于断层下盘的矿柱,矿贫柱小,应留,矿富柱小通过支护迅速开采。矿柱大品不均适于采富留贫,对大型矿柱,适于小规格天井,自上而下深打眼,分层采,对只掌握一面的矿壁,适于现打眼,分片采,并用垂直超前眼进行安置。回采6~10高矿柱时,对爆破后出现的探头石加以临时支撑后,再进行下次作业。无论大小矿柱,爆破后必然会增加顶盘跨度,引起程度不同的变化,一般应进行隔班作业,对新作业区域一律进行2~3次空区爆破以便清除浮毛和观察顶盘变化。总之回采技术必须先考虑安全,其次考虑回采率,否则,一旦发生安全情况,回采率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为确保安全回采,加强安全工作管理,在老工人中,选出朱大胜、邢元江、刘景和三名同志作安全工作。工人们在连续三年的时间里,掌握了回采中空区的变化规律,总结出一套安全工作方法,综合起来是“管、查、听、判、措”五字方法。管就是要按制度和设计要求,不打折扣的进行安全监督,要做到“片片要看,全面要熟”。查就是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比如把受压而裂缝的矿柱等,用黄土抹上或夹上石块,全面检查时,细致的去观察是否有变化。听主要是注意听采空区在变化过程中的响动声。判主要是判断空区变化和矿柱、顶子、棚子受压后的变化原因。措主要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切实措施,消除安全威胁。

    自四号脉投产以来,共发生重伤事故1人次、轻微伤事故190人次,平均每月8.3人次,全部是钉子扎脚、运料碰手、推车撞人、砸大块崩脸等一般轻微事故,在时时有变化,处处有威胁的情况下,并未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特别是连续落毛20多次,杜绝了落毛伤人。尤其是在1964129提升系统的大落盘(提升系统是在空区里恢复的),在前三天,朱大胜就发出了警报,三名跟班安全工同志,班班交接,班班检查提升系统采空区,终于在129那天的二班,工人刚到,安全员邢元江到现场进行详细检查,发现有大落盘的迹象,当时与班长刘允成研究决定,所有作业人员全部撤出现场。大落盘时,邢元江与刘允成顺斜坑住下检查,走到五中段时发现要落毛,邢元江说“不好,赶快往上走”,二人由天井上来,不到二分钟,下边就出现了大落盘,封闭了四号脉的通道,卷扬机和电耙子全部埋在里边。由于安全员及时发现危险,做出正确决定,全区40多名职工在三分钟内安全脱险,创出了我矿史无前例的安全生产成绩。工人出坑后说“安全员真赶上活神仙了,救了我们四十多人的命”。从此,四号脉的开采结束。

    四号脉的安全开采,扭转了生产被动局面,对完成黄金生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四号脉投产,缓和了生产与准备作业量、劳动力之间的紧张局面,解决了作业量与劳动力的矛盾,使黄金生产逐步好转,保证了均衡生产,按旬、按月完成了计划任务。

    四号脉从1962年开采到196412月停止开采,共采出残存矿量2万吨,产金达15万两,含铜量30吨。所得产量弥补了新区计划投产的产量,减少了新区开拓的压力,增加了地质储量,使国家资源得以回收。四号脉的开采,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回采技术方法和细致的安全工作经验,使从事四号脉回采生产的职工,受了一次短训,对今后回采生产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六节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发展黄金生产

 

    1963年起,中共中央在全国许多地区开展了以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四清运动”,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夹皮沟金矿首季以社会主义教育为主,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1963410,开展了“反浪费、挖潜力、找差距、比先进”增产节约运动和“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的五反运动。从19637月开始,以增产节约和五反运动为中心,改进提高政治工作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开展五好企业竞赛活动,保黄金、保探矿,争取少亏损,力争收支平衡。

    在开展各项运动的过程中,夹皮沟金矿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下的矿长负责制的作用,加强区域管理,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强化了生产指挥系统,加强了矽肺病治疗和管理工作,成立了疗养院,改进了食堂管理,建立健全了合宿制度。加强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整顿劳动组织,压缩非生产的不必要的人员,充实生产第一线,做好设备维修和加强设备管理,劳动保护部门做好通风防尘工作。

    1963年,增产节约运动不断深入发展,激发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掀起了比、学、赶 、帮增产节约运动高潮。下戏台坑工人,开展了“出坑不空手,拣一块矿石活动”和“三、六、九”短距离竞赛活动,生产捷报频传。贺忠才班,首创出矿96车的高产纪录后(计划是36),接班的刘九成班,又创出了120车的纪录。第二天贺忠才班工人,又创出140车的出矿纪录。他们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还自发的利用业余时间拣矿块,贺忠才班在两天时间里,就拣了14车富矿块。全坑仅在六月份,就拣出高品位的矿石1009吨,折合质金18.364公斤。选矿厂职工,积极改进了操作方法,油药消耗过去的150降到80,比国家计划指标降低40

    在全矿学、比、赶、帮竞赛运动中,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与技术互助活动,大力推广先进经验。全矿在运动中,共提出了较大的技术革新建议13项,经试验实现了11项,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如选矿厂职工提出扩大金板面积,提高实收率的建议实现后,使金板面积在原来的16.2平方公尺的基础上,扩大到30.9平方公尺,使金板实收率逐月上升,五月份金板实收率比增产节约计划的65.3%提高了2.84%,六月份比增产节约计划提高4.7%,平均达到71.25%。二道沟坑研究推广了用吊盘打天井的方法以后,节约了准备工作时间和木材。下戏台烘炉小组,改制成功水针,提高工效4倍,用压钎机压扒锯子提高工效3倍。

    1963年的头十个月,全矿生产仍处在资源贫缺,作业分散,劳力不足、安全威胁大的困难局面。为此,组成残柱矿量调查组,用四十多天时间,经过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在下戏台坑找到了一万零五百多吨矿量,保证了下戏台坑生产的衔接。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有了加强,地质储量也有所增加。由于认真推广了华铜矿的单人单机的先进经验,掘进工效有了很大提高。如从921101923天里,吴继生水平工效达到2.01,掘进率为77.5%,火药单耗8.55公斤;史洪义工效达到2.15,掘进率为78.9%,火药单耗7.71公斤;金大石工效达到1.92,掘进率为74.5%,火药单耗为7.71公斤。

 

 

 

 

 

 

通过四清、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及开展增产节约等运动,提高了职工社会主义觉悟,激发了职工劳动生产积极性。他们克服人员少、材料不足、生产条件差的困难,完成了产金任务。全矿110月,超额完成产品产量任务。二道沟坑截止到1963年末,获得地质保有储量C1C2361万吨,金属量4400斤。全矿全年产金4341公斤,三级矿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1964年,全国开展了学解放军、学大庆运动。夹皮沟金矿通过学解放军、学大庆,以及一系列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管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为加强文明生产,促进安全作业和均衡完成采掘计划,制定《矿山采掘作业监督检查验收工作细则》、《矿柱回采安全规定》。抓矿山调整工作,加强地质探矿和生产探矿,使开拓矿量由年初的12.2万吨,增加到17万吨,采矿量由3.1万吨增加到4.4万吨,保证了采矿、出矿、选矿生产的衔接。19645月,二道沟在“边勘探、边设计、边建设、边生产”的方针指导下,正式投入生产,共开拓中段10个,最深中段37.5(相当于海拔高度216)。投产后生产规模120吨/日。随着二道沟坑投入生产,选矿将日处理矿量由原来的150吨,增加到250吨。下戏台加强了残矿回采,使残矿在完成生产计划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加强基础工作、基层建设和基本功训练,使企业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广泛学习解放军和大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了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规章制度和以生产调度为中心的生产指挥系统。二道沟坑与下戏台坑根据生产需要,调整了区班组织,分别成立了采矿、竖井、水平巷道、地质探矿等专业队,使区域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二道沟坑从实际出发,新建了七项管理制度和二十七个工种的岗位责任制,使职工的责任心和劳动纪律得到加强,违章作业大大减少。在加强基础工作、基层工作的同时,组织了以大练基本功为中心的技术表演赛。先后在二道沟坑、下戏台坑、选矿厂和运输科等单位进行六次大的表演赛。通过技术表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单巷和多巷掘进台效分别达到1.652.25,比64年实际平均1.50提高23.4%52%,掘进率提高10%以上。选矿磨浮工区在技术表演中为提高金总实收率找到了门路。运输科汽车汽油消耗有大幅度降低,每百公里耗油由26公斤降到20.59公斤,又进而降到19.22公斤。

    加强技术管理,开展试验研究。建立了了以总工程师为首的生产指挥系统,充实了技术力量,建立与健全了工程质量监督检查验收和生产调度等规章制度,技术人员深入生产、指导生产的作用得到发挥。选矿厂结合学习兄弟厂矿的经验,采取了增高返水轮基础,扩大金板面积,安装砂泵和水力漩流器,实行三段碎矿等积极措施,提高了磨矿细度和溢流细度。特别选矿厂经过技术人员与工人长期试验,将铜、铅分离研究成功,使铅实收率由50%提高到60%以上,金总实收率和金板实收率比过去分别提高10%8%左右。两个坑口推行了凿岩机汽腿子构成自动返风系统、天井吊盘以吊挂链子支撑吊罐代替木撑子、改造了电机车弓子,从而对减轻岩工体力消耗,延长纯凿岩时间,在节约木材,安全生产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加强经营管理,开展了节约煤电为中心的节约活动。精简机构,压缩人员,充实了生产第一线。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基本上保证了安全生产。64年消灭了重伤以上事故,创出连续四年无死亡事故的新成绩。职工生活福利、文教卫生、家属工作也有很大加强。

    大力开展以五好为目标的比学赶帮竞赛。自从学习解放军、大庆以来,发动群众开展了比先进、找差距活动,并派出20多人去五龙、石咀、天宝山等兄弟矿山学习先进经验,组织了以大练基本功为中心的技术表演赛。树立了陈殿金、姚生等十名标兵,开展了对手、对口、同工种、同业务竞赛和一帮一、对对红的竞赛活动,运用广播、黑板报、幻灯等宣传形式,及时地表扬新人新事一万七千多人,全矿涌现出五好优胜74人,五好优胜集体5个。

 

 

1965年,中国第一个黄金行业中央专业管理机构 —— 中国黄金矿产公司成立。随之,又组建了长春黄金研究所和长春黄金设计院。夹皮沟金矿归口部为冶金部,成为中国黄金矿产公司直属单位。夹皮沟金矿根据上级“以坑探为主,钻探为辅”指示,确定以二道沟为主,以老区为辅,重点搞好新老区掘进和综合调查研究工作,继续贯彻执行“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生产方针,同时从长远着想,从当前生产入手,加速二道沟80中段以上各脉的结尾探矿和本区探矿,以确保正规作业安全生产。

    一季度,对下戏台的中北巷、五西巷进行生产探矿。对二道沟抓采掘量的完成、正规作业和文明生产。在全矿进行安全生产百日无事故运动。二季度,以生产为中心,大搞机关革命化,在安全的基础上保黄金。但是,1965年上半年,由于生产指导思想片面,重视黄金生产,忽视采掘任务,重视原矿品位,忽视矿石贫化,重视掘进速度,忽视掘进质量,重视金属回收率,忽视产品质量,因此,一至五月黄金产量超额完成8%,采矿量、地质探矿、采矿准备、出矿量仅完成计划的74%63%51%85%,突出的是当生产紧张、威胁黄金生产任务时,下戏台坑一至四月出矿品位比计划提高了50%,而出矿量则少完成五千多吨。相反,当出矿任务紧张时,则往往忽视矿石贫化,甚至把只有1.6/吨不够工业品位的废石,当作矿石运出。二道沟坑为了加速掘进速度,忽视工程质量,大部分坑道没打水沟,有些坑道不合规格,报废了7.7,出现可修品34。选矿厂的产品一直没有完成计划,合质金品位只完成计划的82.3%,铅精矿品位仅完成计划的82.9%

    5月份起,中国黄金矿产公司在夹皮沟地区组织“黄金大会战”。参加大会战的还有东北黄金地质勘探公司第六勘探队。会战的地域是三道岔矿床。1962年由吉林有色地质勘探公司604队在加强夹皮沟矿区地质勘探发现二道沟新矿床的同时,在广大工人协助下,踏遍了金矿远近山谷,到处找矿石,查矿源,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多次勘探,终于在三道岔找到了品位高、储量大、矿床稳定、延伸长的优质矿脉。19658月,经604队探明,三道岔矿床地质储量447万吨,金属量8952公斤。中国黄金矿产公司吉林中等技术学校(简称为“黄金学校”,现名为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校学生及大部分教职工在196559月,参加夹皮沟地区的“黄金大会战”,获得测量、钻探、槽探等感性认识和操作能力,并且为夹皮沟金矿的黄金持续开采贡献了力量。其中有数十名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夹皮沟金矿工作,很多人在矿山工作了数十年,为黄金生产做出了贡献。会战扭转了生产形势,同时在会战的过程中,根据吉林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为更进一步精兵简政,适应生产,改变领导作风,在矿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于九月上旬组成了精兵简政工作组,进一步进行体制改革;推广使用了先进技术 —— 局扇自动化;加强了安全和通风防尘工作,狠抓安全教育和防尘降矽措施;加强了贫化、损失管理,提高回采率和出矿质量,三道岔矿石的磨矿试验和矿石可选性的试验准备工作;坚持了安全生产,创出复产以来46个月安全生产的新成绩。消灭了死亡事故,重伤6人次,与57年至609(45个月)同期相比减少60%。最大限度地回收了被抛的地下资源,回采残柱矿量14万吨,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财富。

    夹皮沟金矿在全国开展四清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进行了全矿黄金大会战。1963~1965年三年时间里,共产金143576公斤,处理矿量为135475吨,采掘总量176105吨,其中,采矿量10552吨,掘进量14650,为七十年代黄金生产第二个高潮期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第七节  文革武斗造成停产

 

    19665月,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兴起。这一全国性的运动迅速波及夹皮沟金矿。子弟中学的红卫兵走出校门闹革命,大破“四旧”,大立“四新”。清出了许多黄色书刊和铜佛像等。

    19668月,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后,在金矿办公大楼贴出了第一张大字报。10月,机关二支部第一个成立“一二九”战斗队。“文化战士”对1962年生产大会战时,为了提高职工的积极性而搞的奖励办法冠以“奖金挂帅”、“物质刺激”、“洋奴哲学”、“爬行主义”。说副矿长赵春起独断专行,丧失无产阶级立场,不做政治思想工作,大搞物质刺激。对赵春起的所谓错误做法予以批判,如在会战当中,对生产完成好的当场给一支香烟,一只凉棍,一块糖、一个梨、一碗糖水,两份保健,对负责任的安全管理人员当场发给50元钱、100元钱的奖励等,以及设立的质量奖、安全奖、节约奖、材料奖、学习奖、综合奖、青年奖、家属奖、安全奖等定为搞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对赵春起亲自批准运输司机拉黄土,每趟25元,每天拉10多趟,挣20~30元多,有的司机在一个假日就挣80元,买国产表一块,定为大搞黑包工。

    1966年,夹皮沟金矿开始进行选矿厂一期改造工程,以及职工医院扩建工程,动力科厂房工程。炸药加工厂工程都相继开始建设。这一年,夹皮沟提前65天完成产金计划,完成产金7169公斤。全国产金9554278公斤,其中夹皮沟金矿产金占75%。由于二道沟和三道岔坑相继投产,夹皮沟金矿一举扭转了复产后连续四年亏损的局面。1966年产值达131万元。这一年,经604队勘查,三道岔坑截止到1966年末,探明地质储量(工业储量加远景储量)129万吨,金金属量为22339公斤,矿山综合采选能力有望由1966年的225吨/日提高到4643吨/日,矿山形势稍有好转。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矿山生产随之处于半生产、半停顿状态。

    1967415,矿由统一的“桦甸大联委”派内部发生分歧,分为两派,一派为“桦联委派”,一派为“红工联派”。后“桦联委派”改名为“红革会”(主要成员是干部),“红工联派”改名为“造反公社”(主要成员是工人)。两派互相进行语言攻击,甚至准备武器(如铁锹、木棍、榛柴棒等)互相打斗、并转战于矿区周边山岭之间。

    在“文攻武卫”的反动谬论影响下,两派群众组织的斗争日益激烈。在广播里互相点名攻击。后来发展到老牛沟、夹皮沟都进行武斗的地步。196782晚,两派在老牛沟发生武斗。1967104,两派在电影院发生围攻事件,武斗造成停产。在武斗的过程中,双方甚至持枪,其中有一方群众组织的大高音喇叭,就设在现在宝戏台废矿石堆中部原运矿索道马基架子上面,不停地向对方群众喊话。武斗期间,偶有子弹呼啸而过,石头、棍棒到处乱飞,家家晚上都早早关门闭窗。

    1967年双方武斗激烈的时候,宝戏台马基架上站满两派武斗人员,矿长王永安不顾个人安危,高喊“工人阶级不要打”,多次挺身而出制止武斗。在斗争党委书记张振荣的围攻事件中,武斗人员向矿长王永安扔钢笔水瓶,王永安虽满身墨水,仍不顾个人荣辱,身为矿长既不偏向“红革会”一边,也不偏向“造反公社”一边,坚决主张两派实行大联合。当时不明真相的人以为他两边都不得罪,给他起外号为“王转轴子”。

    毛泽东发出了“人民解放军应该支持左派群众”的指示后,196712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3184部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夹皮沟金矿。解放军进矿后,帮助两派联合,抓革命,促生

 

 

 

产。多次举办有中层以上干部和革命群众代表参加的“斗私批修”学习班,认真学习毛主席“在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工人阶级内部,更没有理由一定要分裂成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组织”,“只要两派都是革命组织,就要在革命的原则下实现革命的大联合”。矿长王永安及其他人员也做了大量工作“红革会”和“造反公社”两派群众组织最终消除了隔阂,于19681月,停止武斗,实现了革命大联合,成立夹皮沟金矿大联委。

    夹皮沟金矿在武斗激烈的1967年,夹皮沟金矿产金7564公斤,约占全国(8824945公斤)总产金的86%。

    196899,由矿全委会委员、基层革委会(大联委)负责人会议研究抽调工人组织工人宣传队。622,中国人民解放军3184部队驻夹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夹皮沟金矿革命大联合委员会、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联合向吉林市革命委员会请示建立夹皮沟金矿革命委员会。

    1968810,由夹皮沟金矿革命大联合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3184部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请示建立革命职工代表大会,828,正式成立夹皮沟金矿革命委员会,革委会主任王军,副主任王永安、石建业、李公德。随后经中国人民解放军3184部队批准,各单位纷纷成立革命委员会。

    在庆祝夹皮沟金矿革委会、工代会成立大会上,安排了文娱、体育活动,有蓝球友谊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欢迎来宾演出、颂扬舞表演晚会及电影晚会等。

    夹皮沟金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进行了大批判、清理阶级队伍、整党、精简机构,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下放科室人员工作。

    1968年,在夹皮沟、老牛沟地区还揪出了所谓国民党中统系反共救国军一案,共株连104人,被吉林市管理委员会列为第二号案件。其中著名中医师张旭被诬陷为“反共救国军司令”,横遭迫害含冤离开人世。另还有邱林、田广安、张旭、王文章、王之仁、张焕廷、牛广训6人被逼被打致死。致伤致残多人,株连家属子女几百人。

    1968年,全年生产未完成任务,亏损133万元。矿山生产黄金44399公斤,全国产金量大幅度下降,仅产8824945公斤,其中夹皮沟金矿占全国产金量的5%。在1967~1969年的三年时间里,夹皮沟金矿累计亏损157万元。

    夹皮沟金矿在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武斗造成的血案有两起,一起是19671113,在宝戏台附近枪杀杜文武的“11.13事件“,另一起是在马号南山处理土武器炸死王佐事件。反共救国军大冤案一起,刘威、张尚清国民党三青团冤案被打致残等冤案11起。仅反共救国军一案,参加办案人员先后达四五十人之多。其中主要参与者及打人者有孙桂珍(原支左部队军代表)、郝忠梅(原保卫科干事)、邓国文(原支左部队班长)、谢奎(红旗坑工人)等12人。动用的刑法有上大挂、坐飞机、打钢鞭等20余种。手段残忍,情节严重,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开始清理“打砸抢”、反共救国军等案。对打砸抢分子相继做出了处理意见,为一些人平反。对重点“打砸抢”分子即制造假案、冤案、血案者及参与制造假案、冤案、血案而害人致死、致残者,对乘机陷害或挟嫌报复致人于死伤者,对乘机抢劫财物奸污妇女者,视罪行轻重,民愤大小,认罪态度和悔改表现,分别进行了处理。其中对制造“11·13事件”的主要责任人丁德库追究刑事责任,监外执行。

    反共救国军一案,于19789月,给受株连的104人昭雪平反。其它冤案(包括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的人)均在1978年至1981年陆续实事求是地平反改正,解放了大批人才,解除了他们和他们的亲属亲友的精神负担、政治压力。如王秀峰、赵连弟、赵春起等先

 

后落实政策,一些人重新回到工作岗后,为矿山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八节  敢打硬仗的红旗坑采矿队

 

    夹皮沟三道岔坑位于矿区西北4公里处,该坑口于1962年发现,矿石量108万吨,金属量18吨,地质储量十分可观,采用边探矿、边设计,边建设的方法,于19665月正式建成投产。采用普通残孔溜矿法采矿,当年产金230公斤。19655月,中国黄金矿产公司开始在夹皮沟矿区组织的“黄金生产大会战”,19668月,经地质604队勘查,三道岔坑截止到年末探明地质储量(工业储量加远景储量)129万吨,金金属量为22339公斤,矿山综合采选能力有望从1966年的225吨/日提高到4643吨/日。文革武斗造成金矿生产处于半停顿的状态。1968年,三道岔矿更名为红旗坑口。从19691月开始,红旗坑续建收尾工程继续施工,并继续进行黄金生产。

    1969年,红旗坑从各工种中抽调出65名工人组成了采矿队。采矿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大打矿山之仗的伟大运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创造了汽车进坑洞的事迹,征服了被判处死刑的五号脉第三采矿区,拿下了被称为“吃人老虎”的第四采矿区,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

    红旗坑口是夹皮沟金矿最大的一个坑口,产金占全矿的70%以上。坑口建设必须修建一个贮矿仓。矿石由井下出来,运到贮矿仓,再用汽车或飞斗送到选矿厂。贮矿由技术人员设计,专业队伍施工,采用国外的矿井建设办法修建。当时设计建造的贮矿仓,原计划投资五万元,最后用了十万元,花了近三年时间才竣工。但是,这个贮矿仓远远适应不了生产的需要。它远离井口一里开外,往返一次需要一个多小时,采下来的矿石堆放在井下,干着急运不出来。尤其是在冬季,矿石扣一车冻一车。矿石一冻漏斗放不下来,工人冒着零下几十度的严寒用镐刨、炮崩、架火烤。用炮一崩,把附近的玻璃震坏,电线崩断,造成严重的损失。

    面对这种局面,有人主张在附近再安装锅炉,解决防寒问题。多数人则不主张这样做,认为安上锅炉,用煤取暖浪费更大,坚决主张打破洋框框走新路。采矿队主动向革委会请战,把这个任务包了下来。

    采矿队首先组织了“三结合”设计小组,老工人采矿队长师兴才同志当了设计组长。设计组一成立,边设计边调查研究,全坑上下积极为解决贮矿仓献计献策。

    采矿队长师兴才凭着井下二十余年的工作经验,和技术人员、坑口干部一起商量:“井下冬暖夏凉,把贮矿仓,搬到井下行不行?”有人不同意说:“弄到井下,汽车拉不出矿不是还等于白费。”

    “汽车下坑道也有办法,宽点打汽车道不就解决了吗?”老工人王风玉说。

    还有的人信心不足,说汽车进坑洞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坑洞雾气大,司机看不见道容易撞坏,等等。还有的跑去查资料,问技术员,得到的回答是:在冶金战线上还没听说过汽车进坑洞的事。

    老工人卢宪宗说:“外国人有的我们要有,外国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书上没有没关系,我们搞出来,写上去不是也就有了吗?”

    经过反复调查研究,终于提出了一套把贮矿仓建在井下、汽车进坑洞的设计方案。首先需要

 

 

 

 

打一个三百多米长的汽车通洞,能跑开汽车,直接通贮矿仓,在贮矿仓附近再打一个六、七米见方的调车场,贮矿仓修在竖井附近。汽车开到贮矿仓漏斗下面装运矿石。采矿队提出了“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敢破敢创革新搞,誓叫汽车井下跑,气死苏修美国佬”的口号。

    汽车进坑洞的战斗打响后,采矿队由平常的一排炮,一直上升到四排炮、五排炮,进尺由一米多提高到四米左右。全队同志不分工种,开展大协作,不分班次连续干。工程进度突飞猛进。

   在建造贮矿仓时,采矿队改变原来贮矿仓漏斗全部用水泥浇灌的设计方案,部分水泥浇灌,部分用木头代替,节约10号水泥(原计划用水泥40吨)。仅用5个月时间,一万元的投资,就建成了井下贮矿仓。同时又建成了调车场。实现了汽车进坑洞的伟大创举这一仓举,解决了冶金矿山一直没有解决的一项“老大难”问题。它能多出矿,提高效率三倍,它能快出矿,运矿由原来的一小时一次增加到一小时十二次,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红旗坑三号采区是建坑以来最好的富矿区,含金量多,土质松软,经常落毛,其它采区落毛,预先有信号,如先有小小的响声,或掉落小的矿石,人可以防备。这里落毛往往出其不意,乘人不备,威胁性大。坑口采取了很多措施,都没有解决问题,安全威胁越来越严重,时时有大落盘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三号采区挂上了“落毛危险,严禁入内”的免战牌。

    采矿队员找到队长师兴才,纷纷要求拿下第三采区。老队长师兴才也和队员一样决定攻克这一难关。采矿队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坑口“革委会”的支持,专门派人和采矿队一起分析险情,制定征服三采区的方案。

    师队长和卢宪忠等几位老工人爬上天井,刚刚摘掉警示牌,还没等进入采场,就落下了一堆毛石。几个人抖掉身上的灰尘,跨进了采矿场。探险队的同志正观察研究三采区的时候,又听到顶盘上传出了嘎嘎响的声音,师兴才把电石灯照向发响的顶盘,发现顶盘有很长一道一指多宽的大裂缝,眼看着裂缝越来越大,下沉的声音越来越响,他立即让大家隐蔽好,大家刚走进安全区,就听轰隆一声巨响,一股强烈的风尘迎面而来,把所有的电石灯都吹灭了。在一片漆黑的天井里,大家互相呼唤着名字,重新点起了电石灯。大家往采矿场一照,只见四百多立方米的大落盘,毛石堆起了一座山,把采场堵得死死的,第一次探险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次探险,探险队从另一端进入险区。刚走几步远,迎面一块大毛石,上顶天下拄地,挡住了去路。用小锤一点点敲,硬敲出仅容一个人出入的空隙,侧身挤了过去。同志们用手扒用脚蹬走到了采石场。采石场两端因被石头挡住,喘气感到困难,师兴才把探险队员招呼到身旁,找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借着电石灯的光,布置大家分头去勘察现场,了解情况。经过反复调查,终于掌握了三采的全部情况。

    三采区的征服战开始了。但干了十多天,进度不大,效率不高。多次闯进采区,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发现顶盘矿石落下以后,出现一个“锅底坑”,技术人员叫它为“自然拱”。认为造成落毛的是采场上盘和矿石中间有许多滑面。队长师兴才就领导大家研究如何使落毛变成好事。老工人卢宪忠,凭着井下多年的实践说:打眼放炮为的是采矿石,落毛下来的也是矿石,这是对生产有利的,重要的是要能掌握落毛的规律,使落毛为生产服务,就转化成了好事。并提出了“自然冒落法”。这一方法,就是在采区两端较安全的天井里凿岩爆破,掐断采场中间与两端的联接力,加剧矛盾向落毛方面转化,迫使采区大落毛,达到采矿的目的。在采用这一方法后,有一次采场中间挂了一块十多米长二米多宽,二米多厚的鱼背状大毛石,撬不了崩不着,又随时威胁安全。刚开始是放一炮,观察几天,打打停停。这样要干到何年何月才能干完。有的人说:“这块毛石有几百吨重,裂缝也有两三指宽,危险大。”王金福操起机器要去打眼。师兴才说:“我来监护,要胆大心细,

 

 

听我的指挥”。王金福站在大毛石的下边,几十双眼睛在观察动静。最后崩掉了大毛石,排除了险情,征服了第三采区。

    随后,四采攻坚战打响。刚采三层,发现四采区往三号采区抽动,这是四采要塌陷的迹象。四采区一旦塌陷将造成整个坑口停产,一万余吨矿石就要埋在里面,有的同志提出继续干,班子没有批准认为万一出了危险,几十个阶级弟兄的生命就要受到威胁。

    为解决这一难题,采矿队召开全体队员大会,大家提了几十个合理化建议。经过再三研究,认为在上中段安上钻机,打进四采区,来个大爆破解决问题。打深眼需要钻机,采矿队就到附近的勘探队借了一台比原来使用的小钻眼机大十倍左右的钻机。这时有人看采矿队把钻机扛进采场,说什么“钻机进采场,那可是鸟笼子装老鹰——支把不开”。经过分析,认为在四采区打大眼放大炮有可能。采矿队没有技术找人学,没有经验靠实践,叫机器转机器就得转,敢叫岩石听调遣。钻机安装好了,刚开钻时,经常开不起来,岩浆返不上来,干磨,钻杆被夹住。在上面加大水门,岩浆还是返不上来。采矿队就琢磨,这水都到哪去了?最后发现在十多米深的地方,有一个大裂缝,岩浆都叫它给喝了。找了一些粘土糊好漏缝,钻机也听摆弄了。刚开始一个班进三米,逐渐提高到四米六米,一直到十米的高效,一个来月,打了九个眼,每个眼直径十五公分,深度平均二十五米左右,完成了钻眼任务。

    七月四日这一天,进行大爆破时,驻矿解放军,革委会负责同志,亲临现场指挥,有的单位还派人来支援。经过几小时的紧张劳动,炸药安装完毕。以前一个钻孔只装二斤炸药,现在九个钻孔一下子装了1吨半炸药,这样的大爆破,在已有150年的老矿山来说,还是第一次。一声巨响地动山摇,井下第一次大爆破成功,八千多吨矿石听了指挥,二百八十多斤黄金放出了光彩。

    红旗坑采矿队,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在大打矿山之仗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版权所有: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    吉ICP备05001162号
技术支持:吉林市捷林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访问量:

吉公网安备 22028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