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矿山三十年
北沟矿 杨俊峰
三十多年来 我做为一名矿工,一直工作在自己所热爱的矿山,先后从事过竖井运搬工、水平运搬工和信号工、直至现在调度员的工作岗位,三十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自己和企业的变化和发展。
1978年的冬天,告别乡下三年的知青生活,冒着冷冽的寒风,,那时还没有修水泥路,交通不便,从老牛沟到老金厂只能步行,走了八里多雪路,乘坐客车来到了离家20多公里的矿山—夹皮沟金矿。年轻的冲动和困难家庭,让我选择了当时谈之色变的矿山工作,因为矿山的矽肺病、采矿场和巷道、作业面时常落毛和道听途说一些所谓的死亡事件,以及矿山在人们心目中的艰苦,使一些人不愿选择矿工的职业。年轻无所畏惧和蓬勃的朝气以及逃避困苦家庭的想法,在人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关键时刻,使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自己的人生起步。
八里多的雪路,迎面扑来北风,参杂着雪花走的十分的艰难,感觉道路是那样的遥远。在客车上冻得手都伸不出来,口中不停地喘着热气,窗上的玻璃都是霜,窗外什么都看不见,闷罐一样的客车走了约半个小时左右。我将一生在此工作的矿山渐渐地近了。从司机前窗方向看到了翻斗子满载矿石一辆接着一辆行驶通往选厂的路上,有远而近选厂球磨轰鸣的机器声,对于兴奋的我来说,简直就是迎接我到来的嘹亮的进行曲。
岗前的安全培训和简单的熟悉生产情况后,我被分配到最劳累的出货班。先是从事竖井运搬工,三班倒作业,那是一种最原始的体力付出,一切都是人工加简单的工具来完成的,每天要靠扒子和簸子装出五十到七八十矿车的货。后来又在水平掌子出货,没有摩电,没有装岩机,两个人小班地搂有时十七八车到二十多车,一车一车完全依靠人从掌子面推到井口车场,黑暗低矮的巷道,靠着电石灯微弱的灯光,由于看不清楚和维修轨道不及时造成重车掉道,使人时时产生一种压抑和愤怒情绪。在井下人们用讲一些荤笑话和互相无恶意的谩骂、互相取笑来消解这种情绪,于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外号”。这个阶段我学会了吸烟。虽然是三班倒作业,工作条件又艰苦,心理使终有这样的念头,工作要好好干,要上进靠近组织,于是工作上服从分配,让干什么干好什么。1979年加入了工会,又加入了共青团。
1981年,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发生了几件使我终生难忘怀的事情。就在这一年地五月的一天,那真是个双喜临门的日子,一是我定婚的日子,二是又赶上矿里召开表彰大会,我被矿里评为优秀共青团员,当奖章被班上的同时送到家时,被岳父看到了,夸奖了一番,当时的岳父话语到现在我还记忆忧新。
他说:“这小伙子工作干得不错,”
次年结婚成家了,但是没有住房,只好暂时住在岳父家中,这一年又添了一口,生了个男孩,全家人都为之高兴,后来父母家盖了砖房,总算在矿上安了一个家。
1989年同父母搬到公司小区两室一厅的楼房。现在回想起来,在刚刚迁到新房时,全家老少高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时能搬进小区楼房,可以说让人刮目相看。
时光飞逝,光阴是剑。十几年过去了,1996年矿里根据需要,让我到调度室工作,在调度员的岗位上工作到现在,在这个岗位上有十几年了,人们常说的“有几分耕耘,就有几分收获。”这句话是十分有道理的,由于我的工作勤奋敬业,1996年入党到现在曾多年被上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生产工作者。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使终这样的认为,工作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展示智慧和才华的平台,只有把自己和矿山生产建设发展融为一体,形成命运的共同体,只有这样你的付出,才有回报。
特别近几年来,公司领导班子审时度视,与时俱进,抓住机遇,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矿山思想指引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耳闻目睹经历了矿山的巨大变化,如今的井上、井下工作环境,生产作业条件,今非夕比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现在矿山人的衣食住行、精神风貌、思想观念、居住环境。工资收入都比以前了很大的提高。细节的变化折射出三十年巨变,三十年光阴,在岁月的记忆里只是弹指一辉间。
2006年,几经变革企业终于走上了一个稳定的时期,在这一年,我们的企业并入了中金集团。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一块坚实平稳的大陆。在登上这块大陆的起初,在感觉到坚实的同时,感觉到了飞奔的步伐。我看到有很多旗帜在招展,最前头有一面旗帜在奋力引领向前;我看到身边的人在你追我赶,跟随那面旗帜向高峰攀登;我看到一条蛟龙在剥掉陈旧的鳞甲,焕发出新的面容。我看到身边漂泊者一扫疲惫的面容,发出高亢的呐喊。
现在,一些工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轿车,企业的发展有他们的贡献,同时也在企业发展中实现了自我发展和提高。
三十年来,我深刻的感觉到发展的速度在不断的加快,生活的变化也在不断加快。回想起三十年前在寒风中走了八里山路的我这个生龙活虎的青年,现在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如今在工作岗位上,还在为矿山的发展添砖加瓦,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