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四月的天气,说晴就晴,说阴就阴,让人摸不着边际。
站在单位的楼上向外眺望,只见一群带着红领巾的孩子们排着队,领头的举着队旗,其余的手捧小白花,向山上走去。哦,今天是“清明节”啊!他们是去扫墓吧。
没能亲眼见到那缅怀的场面,心里很不平静。次日一早,顶着稀疏的雨雪,揣着一颗崇敬和缅怀的心向金山走去。路过大金牛、穿过凉亭、蹬上百级台阶、走过草坪、穿过松林,终至“夏荩卿烈士墓”前。
映入眼帘的是:苍松翠柏下的一座烈士墓,天空中飘着的雨雪净化了这里的空气,显得格外清新。墓上的杂草已被割掉,四周已被打扫。细看墓前的石碑上刻着“夏荩卿烈士墓”。我心潮澎湃,一座极为普通的墓,一个极为平凡的名字长眠在这里。想到自己站着的土地,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过的土地---我,热泪盈眶……
也许这只是一位“知名烈士”的代表而已。昨天同学们捧上来的小白花尽管已被打湿,却依然是那么洁白。此时,作为后辈,我所能做的,只有在墓前郑重地向烈士“三鞠躬”了。
天气变得太快了,起风了,雨雪下得越来越大,快盖过墓上的白花和碑前的小草了。似乎风在呜咽,似乎雨雪在抽泣,似乎天地也为之动情了,感谢天、地与我一同来缅怀地下的英灵。是啊,多少年来,也只有天地知道有多少烈士在这里怎样悲壮与激昂地故去……
该回去了,回头凝望,天地一片苍茫。尽管下山,可脚步却随着心境变得沉重……
记得,有一首共产党员用生命撰写的诗行,一直回荡在心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这首诗,就是以身殉国的共产党人夏明翰用鲜血铸成的。这首一直教育和激励后辈的诗篇,不就是今天的写照吗?
做为生产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才能用行动来告慰地下的英灵,不是吗?
走下金山,天已见晴,雨雪已停。偶然间树上的积雪抖落在我的肩上,目不转睛地驻足观望,啊,树枝泛青了,路喧的小草愈发得绿了……
于是,我加快了步伐,涌入到上班的人群中,为技术先进“中国黄金第一矿”,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