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更多>>

企业视频

更多>>

重要通知

精准扶贫得人心  感恩帮扶送锦[03-04]
关于招聘岭东泵站水泵工的通知[07-20]
吉尔吉斯凯奇-恰拉特公司用工信[07-11]
西藏华泰龙公司用工信息[06-30]
贵州金兴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06-19]
招聘启事[06-19]
关于对自愿从事井下一线工作员[06-19]
廉政公益广告[11-27]
更多>>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镇
邮编:132411
电话:0432-66742108
传真:0432-66742144
邮箱:jpgbgs@163.com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中国黄金经研网
中国黄金协会
第一篇 资源环境与生产经营

【下部 第一篇】第一章 夹皮沟金矿自然概况(1-3)

2011/5/26 10:47:34 【字体:

下部  夹皮沟金矿志

 

 

    第一篇 资源环境与生产经营

 

第一章  夹皮沟金矿自然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夹皮沟金矿区地理位置

夹皮沟金矿位于吉林省桦甸市东南部,长白山西北麓金银壁岭下,为中山山区。矿区本区坐落在夹皮沟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29°29′,北纬42°51′。现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本部办公楼地基海拔标高600

夹皮沟镇东北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其界岭黄泥岭北接富尔岭延及威虎岭。南隔二道松花江(现为白山湖区域)与抚松县相望。西接白山镇,西北接老金厂乡镇。西距桦甸市城区86公里(直线距离62.5公里)。夹皮沟镇地处东经127°22′~127°47′(至岭东富民屯),北纬42°33′~42°58′。夹皮沟镇幅员面积650平方公里。

二、夹皮沟金矿的自然环境

夹皮沟金矿在吉林东南部山区,正处金银壁岭北岭之南,西南有长白山地龙岗山脉,北东有富尔岭,属吉林地区主要林区和特产区域。矿区南、西为松花江上梯级电站兴建后形成的白山湖、红石湖。矿区兼具山区和峡谷湖泊区的特点,环境幽美,景色壮丽,可以综合开发矿产、水力、能源、特产、旅游资源,具有形成良好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优势。

夹皮沟山区中有1000以上高峰5座,分别为:

北大岭,即北大顶子,有东西两座峰,东峰海拔1092。北大岭西峰高1049,东西两峰之间鞍部有通道。北大岭双峰地理坐标东经127°29′、北纬42°52′。北大岭南为夹皮沟矿本区。

英雄峰,即牡丹岭高峰,海拔1063,为桦甸与敦化的界山,二道河子源于山南麓。抗日英雄魏拯民殉国地即在此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桦甸县人民政府命名牡丹岭峰为英雄峰。地理坐标东经127°35′、北纬42°57′。

挂牌沟大顶子,海拔1154,在夹皮沟岭东黄泥河岭,亦为桦甸与敦化的界山。地理坐标东经127°40′、北纬42°54′。

齐云峰,高1012.3,位于金银壁岭南岭,地理坐标东经127°32′、北纬42°49′。此峰南麓为苇沙河(现学名山麻河)支流二道沟河发源地。

另外,在英雄峰附近还有永青峰高1027、长青峰高1015,现划入老金厂乡境。(均为海拔高度,下同)

夹皮沟镇7001000米山峰,有10座:双河岭,高886,三道沟河源于该山西麓,金银壁河支流菜抢子河源于该山东麓。黄泥河大岭,高995.8,为桦甸、敦化界山,大小黄泥河源于岭西。连云峰,高992,金银壁河、大朝阳沟河分别源于该山的北、东麓。中云峰,高915,五道溜河源于山南麓。摩天岭,高980.5,其东为金银壁河,其南为五道溜河。双峰顶子,高727,四道溜河源于山南麓。十字顶子,高876,三道溜河源于山南麓。八家子山,高762,夹皮沟八家子矿坑口在山下。三道砬子河北山,高719.8,在三道溜河、二道溜河之间。二道溜河岗顶,高905.4,在二道溜河、头道溜河之间。另外,溜河北山,高764,现划入白山镇境。

夹皮沟镇境内,700以下的山峰不计其数。仅夹皮沟矿本区,夹皮沟北山即有石门岭、壁金岭、迎山岭、柴岭等,南山有见金岭、马号南山等称呼,其高度均在600以上。

夹皮沟位于松花江上游二道松花江之北。松花江原名“松阿里乌拉”,满语意为“通天河”,又译为“沿江”。三国曹魏时称“栗末河”,辽时称“鸭子河”,又改称“混同江”,宋、金、元时期称“宋瓦江”,明宣德年间改称松花江。1937年(民国26年)时改称吉林省境内松花江与嫩江交汇处以上至两江口为“第二松花江”。二道松花江是第二松花江的两个主源头之一,发源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天池。二道松花江又简称为“二道江”。二道江在夹皮沟镇富民屯入桦甸境,至白山镇两江口与头道松花江(简称头道江)汇合。

发源于夹皮沟镇并汇入二道松花江的一级支流主要有金银壁河(长27.2公里)、五道溜河、三道溜河(长15公里)、二道溜河(长21.3公里)等。大朝阳沟河为二道松花江的二级支流,注入金银壁河(即“金银别河”,又称“金银鳖河”)。

苇沙河(现学名为山麻河)为第二松花江的一级支流,长39.2公里。苇沙河的支流会全栈河(历史上称“头道沟河”,长25.8公里)、龚沙河(即“二道沟河”,长29.2公里)、夹皮沟河(长15.1公里)、三道沟河(长10.4公里)等均为第二松花江的二级支流。其中发源于夹皮沟镇的有龚沙河(二道沟河)、夹皮沟河等。

从清朝至民国(含东北沦陷时期)一直把夹皮沟河视为苇沙河的正流。历史上夹皮沟采金即苇沙河采金。夹皮沟河的支汊(因山峰夹流又称为岔)五道岔、四道岔、三道岔、二道岔、头道岔均称为苇沙河五、四、三、二、头诸道岔。苇沙河即夹皮沟河。清朝时,苇沙河之名又音转为“渭沙河”、“葳沙河”、“崴沙河”等,均指夹皮沟采金之河。

夹皮沟境内,共8条河流(含二道松花江)。

三、水文气象

夹皮沟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受周围人工湖区(白山湖、红石湖)的影响,空气湿度增大,略带湖区小气候特点。又因地处长白山区,具山区小气候特征。春季少雨气温较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

年平均气温2.4。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一般在零下20左右;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一般在21℃~23左右。据记载,近几十年19451月和1969年冬季气温最低达零下40零下45.19727月气温高达36。夹皮沟无霜期每年约120天。

全年降雨量在700毫米左右。全年降雨量62%集中在夏季,一般68月降雨为多,尤其在7月下旬,往往形成连绵大雨天气。19757月、19957月,均因大雨酿成山洪暴发,洪水灾害使矿山生产、生活受到重大损失。

夹皮沟盛行西南、西北风。由于东部岭东大岗形成一道屏障,东南风受阻,一般风力不强。而西向来风包括西南、西北向来风,在山沟峡谷形成的风口处风力较大。平均风速可达34/秒。大风多出现在四、五月份。近年来间或出现西来黄沙尘天气,但势头不强,尚未影响矿区生产生活。日照时数约21002200小时,全年总辐射量约为1100千卡/平方厘米。

夹皮沟基本风压0.4KN/平方米。基本雪压0.8KN/平方米。最大冻土深度1.70。地震基本裂度为6度。

四、野生动物植物资源

夹皮沟地带性植被类型,原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从植物区系看,属于“长白山植物区系”。由于长期以来,人类的开发利用,尤其是近二百年来的采伐,松树等针叶林大量被砍掉,地带性植被类型已逐渐被柞、杨、桦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所演替。仅英雄峰下二道河子保有原始森林及高峰山区保有部分原始针阔混交林。现在夹皮沟一带森林,由红石森林工业局管理开发,为吉林省主要次生林区域,属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基地。有代表性的植物按主要用途可分为:

以木材利用为主的植物,针叶树有红松、红皮云杉、鱼鳞云杉、臭冷杉、沙松、长白落叶松、油松等;阔叶树有柞、杨、白桦、枫桦、水曲柳、黄波萝(黄柏)、胡桃楸、紫椴、色木、榆树、柳树、刺楸等;下灌木有怀槐、暴马子、青秸子、老鹳眼、茶条、黄杨木等。

食用植物,野菜类有蕨菜、薇菜、山芹菜、刺老芽、黄花菜等;山果类有山葡萄、山钉子、软枣子、山梨、山里红、山核桃、红松籽、榛子等;食用菌类有黄蘑、榆蘑、榛蘑、松蘑、冬蘑、黑木耳、猴头等;淀粉类有橡子、百合、黄精、玉竹、桔梗等。

药用植物,以地下部分或全草入药的有人参、党参、轮叶沙参、黄芪、细辛、龙胆、木贼、天南星、天麻、贝母、紫苏、蒲公英、云芝、益母草、北柴胡、贯仲等;以干皮或根皮入药的有黄波萝干皮、花曲柳干皮、黑桦干内皮、刺五加根皮、短梗五加根皮、木通等;以果实、种子入药的有山杏、五味子、南蛇藤、牛蒡等。寄生植物冬青也入药。

观赏植物,草本的有牡丹、石竹、马兰、野菊花、芍药、冰凌花、映山红等;木本的有山梅花、野玫瑰等;藤本的有五味子、木通、软枣子(猕猴桃)等。

野生蜜源植物有糠椴、紫椴、暴马子香、胡枝子、紫穗槐、刺玫蔷薇、红草、益母草等约40多种。

草类资源有羊草、星星草、狼尾草、马尾草、莠草(狗尾草)、马房草、水稗草、扁担草等。最著名的是靰鞡草,俗称东北老三宝之一。还有元宝草。

野生动物,东北虎最近又出现在夹皮沟四道溜河一带,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其他动物有黑熊(俗称黑瞎子)、野猪、狍子、鹿、獾子、貂、狐狸、黄鼠狼、野兔、松鼠等。著名的鸟类有飞龙。

动物中的药材,名贵稀有品种有虎骨、鹿茸、麝香、熊胆、蛤蟆油。现在禁止捕杀的东北虎等。

夹皮沟一带山沟盛产蛤什蟆。

夹皮沟二道松花江现为白山湖水域。盛产鲫鱼、鲤鱼、鲢鱼、鲶鱼、鲈干条、鳌花、草根鱼、鳑头、黄箍嘴、黄鱼等,尤以白鱼(小者名“岛子”)最著名。

五、风景资源

英雄峰:位于夹皮沟镇东北部,属张广才岭山脉,是桦甸市和敦化市的界山,主峰海拔1063。英雄峰原名牡丹岭。小二道河子发源于此峰南麓。

英雄峰,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漫无边际的原始森林,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抗联抗击日本侵略者提供了活动场所。英雄峰南侧桦甸境内的牡丹岭西麓小二道河子东岸,有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政委兼副总指挥魏拯民住的密营和殉国地。1981420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桦甸县地名委员会将此峰命名为英雄峰。桦甸县人民政府在此立碑纪念抗日英雄魏拯民。英雄峰下魏拯民烈士墓周围数平方公里,至今一直保留着原始森林面貌,古木参天,红松林立。现为红色旅游重要景点。

吊水壶:又名吊水湖。位于夹皮沟岭东金银壁河河谷之中,是这一带绝妙的自然景观。

金银壁河河谷,有嶙峋怪石错落其间,水流湍急,浪花四溅,既清静幽雅,又雄伟壮观。河谷东有整块巨石,长29,宽14,天然巨石如玉,高出水面,横卧河中。经河水冲激,石面更是光滑无比。河谷西有一深潭,潭上山岩陡峭,潭形如壶。潭水幽邃,反射岩上浓密树荫,更显深绿可爱。潭水受河水击注时,水面白浪翻花,像开水滚腾一样。因岩石拦堵河水,流水长年激荡,在巨石西冲出一条长约30、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的沟槽。流经沟槽的水,高吊数米,落入“壶”中,所以人们称之为“吊水壶”。吊水壶附近山中,盛产人参。经吊水壶的金银壁河水是活水,水质优良,人称“参水”。

北大顶子:夹皮沟北岭,俗称“北大顶子”。是夹皮沟登高远眺、思通古今的著名景点。

北大顶子有东西两峰,海拔均在千米以上,两峰之间成鞍形,有通道相连。两峰结伴,万古相随。东峰上有瞭望塔,高数十米。晴日,登高望远可遥见白头山(天池)雄姿。长白山如涛,松花江似练。林海茫茫,江山如画。从夹皮沟登山,可经过著名的“押金碾子”,这是清朝时马文良与韩宪琮(韩边外)采金留下的文物。在北大顶子西岗腿子(往老牛沟石匠房子方向),还可看到那时留下的采石场遗址。

白山湖溜河口子:松花江上梯级电站建成后,出现松花湖、红石湖、白山湖各梯级人工湖。夹皮沟镇境内诸道溜河口子(其中头道溜河现划入白山镇)成为白山湖水域。这里水天一色,湖光山影,景色秀丽,是人们旅游、休闲、垂钓的好去处。

从夹皮沟矿区到溜河口子已有公路相通,驱车半个小时即可到达。乘舟西行可到达白山水电站,过去的老恶河处已筑起高百余米的雄伟大坝,“高峡出平湖”。人工美与自然美融汇在一起,非常壮观。

从头道溜河到五道溜河,夹皮沟一带至今都留有当年东北抗日联军的密营遗址。这里是杨靖宇、魏拯民率部活动的著名抗日游击区,曾是抗联第一路军指挥部所在地,也是二军从夹皮沟岭东穿越林海到濛江金川与一军会师的通道。现在,当人们流连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唱着《义勇军进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想起抗日英雄们当年英勇奋战的情景,会激起爱国的万丈豪情。

 

第二节  夹皮沟金矿区地质状况(此为历史表述情况)

 

    一、地层与砂金类型

桦甸地层有太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其中,夹皮沟、会全栈、溜河地区为太古界鞍山群地层;金银壁至青茶馆地区和红旗沟大砬子一带为古生界泥盆系地层;沿松花江两岸分布的是新生界第三系地层,河谷两岸分布的主要是新生界第四系地层,洪水位以上的现代河漫滩、冲积扇浅滩、残破积层,均分布有砂金。

桦甸主要砂金有三种类型:现代河谷冲积砂金、阶地砂金矿床、埋藏型 砂金矿床。其中,现代河谷冲积砂金分布于原生金矿带上中下游的现代河谷,现已探明的砂金矿床有夹皮沟河谷砂金矿床、苇沙河砂金矿床、板庙子河谷砂金矿床、金银壁河砂金矿床、辉发河水系砂金谷段、木其河砂金矿床、金厂沟砂金矿床等10处。

上述砂金矿床,大部分在夹皮沟金矿采金史上韩边外采砂金区域之内。

二、岩层与脉金矿床

桦甸岩层分布,为多期次侵入,以海西期最为强烈,海西期花岗岩分布在金银壁至古洞河一带(桦甸境以北);吕梁期花岗岩,分布于东北岔至大砬子一带,即夹皮沟至北西带下盘。

桦甸属于天山至阴山东西复杂构造带东端,相当于中国科学院最新划分大地构造位置的胶东北缘的深大断裂东侧。辉发河大断裂呈北向东,贯穿桦甸中部,次一级构造为北西向以及北东向和近南北向构造。这些构造经多次变动,相互干扰和复合,严格控制内生矿产分布。

桦甸境内脉金分布广泛,其储量为吉林省首位,境内主要分布在三个成矿带:夹皮沟至王家店金矿带、二道甸子金矿带、金厂沟金矿带。

夹皮沟金矿采金史上(包括韩边外)采脉金区域,主要是在“夹皮沟至王家店金矿带”。

夹皮沟至王家店金矿带,矿床分布在夹皮沟至大砬子北西弧形断裂带两侧,长40公里,宽5公里,称夹皮沟金矿田。

夹皮沟金矿田包括夹皮沟金矿床、三道岔金矿床、二道沟金矿床、八家子矿脉、四道岔矿床、板庙子矿床、以及王家店金矿点等。

夹皮沟金矿床 主蚀变带长5000,宽300,有工业矿体13条。长度大于500,延深大于600的有两条,即新6号脉、新3号脉,各脉平均品位2.266.8/吨。

三道岔金矿床 为大型矿床,矿带长约2000,延深800,宽在100以上。矿脉大于200的,走向有两条(即12号脉),延深400,厚度最大为18.922号),一般厚度为0.62.5,最高品位203/吨,平均品位15/吨,探明矿量为124万吨,金属量15吨以上。

二道沟金矿床 共6条矿脉,长度200左右,延深大于400的有3条(即521号脉),厚度一般在13米,品位一般在6.219.4/吨,平均12/吨。

八家子矿脉 工业矿体共6条,以3号和5号脉为主,品位在20/吨以上。矿体埋藏深,单脉长50150米,最长240,最大延深450,厚度0.32.5,最厚3.5

四道岔矿床 工业矿体共6条,主要是8号脉,走向长51,品位高达40/吨以上,矿石可选性好,实收率可达90%以上。

【编者说明:此条以上资料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内容,未包含北沟矿、金岭矿等矿床情况。有关情况可参见下条目和本书其他相关内容。下文板庙子金矿床、王家店金矿点为夹皮沟金矿田区域矿床矿点。但不归夹皮沟金矿生产经营。为使读者了解夹皮沟金矿田区域概况,故录用。】

板庙子金矿床 由28个工业矿体组成,其中25个盲矿体,最长2500,最大延深600,宽20。单个矿体最长320,最短18,一般50200米,最大延深240,水平厚度最大7,最小0.05,一般0.21米,品位在420/吨,有的达40100/吨,最高达281.3/吨,平均品位为20.5/吨。

王家店金矿点 100以上矿体有44条。

(二道甸子金矿带、金厂沟金矿带略)

三、企业原八大矿山金矿床地质特点金厂乡镇)、八家子矿、金岭矿、下戏台矿、立山矿、四道岔矿。现将各矿区岩金矿床地质特点分述如下:

三道岔矿区 含金石英脉赋存于鞍山群斜长角闪岩及混合片麻岩内的三条片理化带中,带长2201650米,宽440米。其两条片理化带内产7条含矿石英脉,规模较大者3条,均受北东向断裂控制。单脉长度50200米,厚0.55米,延深200400米。呈板状,透镜以雁行式排列或平行脉产出。在主脉间小脉多为扁豆状、串株状、不规则脉状或网脉状分布。膨缩、尖灭、分支、复合现象明显。产状:倾向105125°,倾角6080°。矿石中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自然金、自然银等。脉石矿物为石英、绿泥石、方解石等。具细脉状、条带状、角砾状构造。围岩蚀变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平均品位:金13.8/吨,铜0.32%。矿床成因类型属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规模为大型。

二道沟矿区 含石英脉产于花岗闪长岩与压碎的鞍山群角闪斜长片麻岩外接触带50范围内。受北西向构造控制。工业矿体4个,长24290米,厚0.37米,深80310米。走向北西,个别北东向,倾向75°,个别115°,倾角5075°。矿体形态变化复杂,具透镜状、不规则脉状等,分支、复合、膨缩现象显著,吊侧幕式排列。矿石矿物成分中金属矿物以自然金、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为主,其次有自然银等。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等,粒状、格子状等结构,呈条带状、网脉状构造。围岩蚀变分布于矿体及矿化断裂两侧的片理化带中,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褪色化,次为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品位:金6.912.2/吨,铜0.050.24%,铅0.621.86%。矿床成因类型属中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规模属中型。

小北沟矿区(即北沟矿区) 含金石英脉赋存在鞍山群混合岩、片麻岩中。共4个脉群。最大的一脉群长430,幅宽0.34米,平均厚1,深330。单脉长1520米,宽几厘米到1.4,呈雁形排列,受北西向压扭性断裂控制。倾向60°,倾角7080°。其余脉群规模较小。矿石中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辉鉍矿、自然金等。呈条带状、角砾状、细脉侵染状构造。围岩蚀变较弱,仅见绢云母状、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品位:金平均18.5/吨,铜0.65%。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工业类型为石英硫化物脉状金矿床。规模属中型。

八家子矿区 区内鞍山群三道沟组角闪片岩、斜长片麻岩、绢云片岩及混合片麻岩中有一条断裂,长1500余米,深450以上,内有石英正长斑岩脉充填,两侧片理化发育,含金石英脉即赋存于此。产状:倾向145155°,倾角7585°。脉断续长150300米,深400余米。单脉均为大小不等的扁豆状体,大者长10余米,宽0.5。石英脉带分布与片理化带略有斜交,呈雁行式。矿石中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自然金。呈条带状、块状、网状构造。围岩蚀变以绢云母化、碳酸盐化为主,硅化、绿泥石化次之,两侧蚀变范围分别在1015米左右。平均品位:金14.3/吨以上,铜0.23%,铅1.59%。矿床成因类型属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规模为中型。

下戏台矿与立山矿区 为夹皮沟金矿床本区。主蚀带长5000,宽300。从清朝开始开采,历经民国、东北沦陷时期采金,解放后采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复产、九十年代再恢复生产。岩金矿床赋存于花岗片岩中,属于古期金矿脉,有10多条工业矿体。下戏台矿区1990年复坑时基本上在老1、老2、老3号脉生产。立山矿区1997年复坑,自西向东开采了新1、老5、老8、新2、新4号脉等,以新4号脉规模最大,金品位达21.67/吨。几条脉走向均为北东70°左右,向南西倾斜,倾角1840°。长度最大的为老5号脉770,最深的新6号脉670,厚度最大的为新4号脉,幅宽17以上,平均幅宽8。新6、新3号脉长度均大于500,延深均大于600

四道岔矿区 围岩为鞍山群混合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角闪片岩、均质混合岩。含金石英脉10条左右。呈似板状、扁豆状,以左行雁行式产出,受北东、北东向断裂控制。倾向南东或北西,倾角2570°。脉长80470,宽0.11。围岩蚀变较弱,仅见绿泥石化、硅化。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少量方铅矿、黄铜矿,呈条带状、网脉状分布。金品位0.234/吨,最高105.9/吨。矿床成因类型属热液型,规模小型。

 

第三节  夹皮沟金矿区矿产资源

 

夹皮沟金矿矿区内的金属矿床,金矿化极其普遍,金矿床以石英脉型为主,含金石英脉是多期、多类型,多阶段的产物。已查明的矿区金矿床共12处,其中大、中型矿床6处小型矿床6处。

矿区内的金属矿床金矿化极其普遍,又以石英脉型为主。含金石英脉均为中温热液裂隙,充填石英脉矿床。近矿围岩由于受成矿地质作用影响,普遍有围岩蚀变的现象,蚀变矿种有矽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及黄铁矿化等。

一、矿物种类及含量

夹皮沟金矿矿物组成比较简单,矿物种类共有15种,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及磁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是石英、斜长石、绢云母等。

1    矿物种类及含量镜下实测表

 

 

 

 

 

 

二、主要金属矿物嵌布粒度

通过表2可以看出黄铁矿粒度大于0.074毫米,占91.79%,方铅矿占95.07%,黄铜矿占80.26%。黄铁矿、方铅矿嵌布度略粗于黄铜矿。

2  主要金属矿物嵌布粒度镜下测定表

 

 

 

 

 

三、主要金属矿物出现状态

黄铁矿,在矿石中多显粒状及不规则状,少部分呈现知自晶半自形晶出现并伴有溶蚀现象,部分黄铁矿与白铁矿成连晶出现。

方铅矿,在矿石中含量很少,仅在矿体局部富集,从八家子坑口光片中见到方铅矿多呈他形极不规则状出现在石英中。由于应力作用,使方铅矿颗粒有明显柔皱结构,也有少许颗粒呈次文象结构,在矿石中方铅矿交代黄铁矿及石英颗。

黄铜矿,在矿石中含量较少。分布不均匀。多呈不规则粒状,脉状及碎屑状出现在黄铁矿边缘和脉石中,有少量黄铜矿与方铅矿呈连晶出现个别黄铜矿颗粒包裹磁铁矿。

闪锌矿,含量极少与黄铁矿呈连晶出现。

磁铁矿,仅在二道沟坑口见到,呈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出现。颗粒表面多具裂隙并被后期脉石矿物充填。

四、非金属矿物出现状态

石英,呈其他半自形粒状出现,颗粒大小不等,最大粒度2毫米以上,一般在0.3~0.1毫米,最小粘度在0.05毫米以下。石英颗粒周边常有斜长石及绢云母分布。

斜长石,呈他形晶体不规则状及板状出现在石英周围,颗粒表面有绢云母及绿泥石分布。

绢云母,呈细小鳞片状出现在斜长石中或其他矿物表面。绢云母是由斜长石蚀变而生成,粒度均在0.01毫米以下。

方解石,呈他形不规则粒状,脉状出现在石英、斜长石及其他矿物之间。粒度粗细不均。

版权所有: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    吉ICP备05001162号
本站访问量:

吉公网安备 22028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