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更多>>

企业视频

更多>>

重要通知

精准扶贫得人心  感恩帮扶送锦[03-04]
关于招聘岭东泵站水泵工的通知[07-20]
吉尔吉斯凯奇-恰拉特公司用工信[07-11]
西藏华泰龙公司用工信息[06-30]
贵州金兴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06-19]
招聘启事[06-19]
关于对自愿从事井下一线工作员[06-19]
廉政公益广告[11-27]
更多>>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镇
邮编:132411
电话:0432-66742108
传真:0432-66742144
邮箱:jpgbgs@163.com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中国黄金经研网
中国黄金协会
第四篇 人民政权接管至改革开放前的夹皮沟金矿

【上部 第四篇】第一章 解放后恢复生产和第一个黄金生产高潮期(1945年起)(1-5)

2011/5/24 10:18:35 【字体:

第四篇 人民政权接管至改革开放前的夹皮沟金矿(1945-----1981

 

1945年,夹皮沟金矿回到人民的怀抱中,至1981年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内,在共产党领导下,夹皮沟矿广大职工发扬主人翁的创造精神,黄金生产连创新高,并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了大批骨干,发挥了全国金业生产排头兵作用。

 

第一章   解放后恢复生产和第一个黄金生产高潮期1945年起)

 

194510月,东北民主联军第十九旅万毅部队进驻夹皮沟,夹皮沟金矿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解放的机械化有色金属矿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夹皮沟金矿很快恢复生产,在全国率先进行了民主改革,开展了创造新纪录运动和立功运动,培养出大批矿山建设技术骨干,并健全规章制度,开展民主管理,强化生产管理,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创造出多项成果均居全国前列。五十年代,夹皮沟金矿一直是全国的重点黄金生产矿山,19521958年七年间,产金量为全国第一,这一阶段是夹皮沟金矿采金史上(解放后)的第一个产金高潮期。

 

第一节   人民政权接管的第一个机械化有色金属矿山

 

    抗日战争的胜利后,夹皮沟金矿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正当夹皮沟金矿工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时,由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势力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一时间,内战的乌云笼罩在全国人民头上。日伪军警、汉奸、土匪成为蒋介石抢夺胜利果实的先遣军。

    桦甸县罪大恶极、被人称为“佟大队”的伪警佐,变成了国民党的“接收大员”,就地招兵买马,网罗日伪警察、土匪、特务等100余名,打着“保安大队”的旗号,闯进夹皮沟金矿,企图霸占矿山。矿工自发地开展护矿活动,组织成立了护矿队,保护要害部门和主要的矿山设备。

    1945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的前身)第十九旅万毅部队进驻夹皮沟金矿,地方匪徒“佟大队”狼狈逃跑。从此,夹皮沟获得解放。第十九旅从日伪手中接管了矿山,并正式成立夹皮沟金矿一局,十九旅的刘洪涛任局长,管辖夹皮沟金矿和老牛沟金铜矿。夹皮沟金矿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解放的机械化有色金属矿山。

    东北民主联军接管时,夹皮沟矿业所有中国女工60人,男工1849人,朝鲜女工5人,男工311人,共计2225人。人民政府对金矿原有的人员采取全部包下来的政策,即接管时的2225人全部参加了矿山建设。

    刚接管时的夹皮沟金矿和老牛沟金铜矿,并没有留下可供继续开采的地质储量,且厂房简陋,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十九旅在接管后,立即着手恢复生产,组织手工生产自救。19461月,金矿工人与驻矿解放军恢复了机械化矿山生产。

    19465月,因西夹(西指西安,现在的辽源,西夹即辽源—夹皮沟)送电线路被国民党军队破坏,机械化生产停止,采取手工作业。为了迎接东北解放,矿山职工与驻矿解放军一起,克服种种困难,土法上马、油灯照明、手工打眼、凿岩采矿,进行简单生产。

 

 

 

 

 

 

 

 

 

 

 

19465月末,随着国民党反动派挑起的全面内战的爆发,东北民主联军奉命实行战略转移,十九旅也撤离了夹皮沟矿区。工人们依依不舍地目送人民子弟兵奔赴解放全中国的前线。

    就在十九旅转移后的620,原为夹皮沟金矿家礼教头目、工人阶级中的异己分子徐忠明,勾结从敦化县大蒲柴河区中队叛变并受到国民党东北行辕委任的张荣春(绰号张炮)匪徒,趁人民军队转移之机,占领了民主联军撤往后方必经之路——夹皮沟金矿。当时,中共桦甸县委、县政府执行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吉林地委、专署撤退和县委、县政府及江西五个区向江东桦树林子转移的决定,撤离转移到江东。国共双方以松花江为界,土匪要接受国民党整编必须在桦甸渡江。此时的桦甸市有本地土匪及流窜的土匪共13股,1300多人,多数是政治性土匪。张荣春和徐忠明合谋,企图在我军未立足脚跟之际占领红石砬子镇,控制松花江渡口,迎接国民党渡江东进。28日早晨,张荣春率匪徒准备进占大红石砬子时受阻,在夹皮沟和红石砬子间的大砬子屯,与桦甸县保安团7213连驻军发生战斗,激战1小时,营教导员李灿世等8人牺牲。县保安团长杨尚堃率领部队从红石增援,张荣春匪徒仓皇逃往夹皮沟。杨尚堃率部追至夹皮沟,激战一昼夜,消灭匪徒40余人,俘敌多人。据《桦甸县志》载:围剿小红石砬子和夹皮沟张荣春匪徒,共缴获步枪(日本造九九式)380多支,轻机枪8挺,掷弹筒5个。四支队牺牲7人,伤12人。但匪首张荣春率残部从老恶河(今白山水电站)过江潜逃后投降国民党桦甸县伪政府,徐忠明率一部残匪潜入深山老林后,其残部被民主联军2471团多次数路围剿全歼,其本人被活捉,处以死刑。匪首张荣春于1953年被敦化县人民法院公审处决。

    19468月,矿山移交吉林省吉南专员公署管理,钱金波任夹皮沟金矿经理。工作组进矿发动工人采金,搞生产自救,成立“工人翻身会”,开展反封建把头斗争。还及时调运大批粮食,解决群众断炊之急,供应生产和生活物资,帮助金矿渡过生活难关。据吉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的前身)197511月编写的《夹皮沟金矿史志》记载:为完成生产任务,工人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将日伪时期破坏了的汽车发动机改装后,带动电碾子进行作业,解决了生产中的动力问题,使黄金生产有了提高。工人们豪迈地唱道:“我们工人打先锋,采金战线多立功;后方大生产,前方大进攻;打倒蒋介石,永做主人翁”。

    1947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接管夹皮沟金矿和老牛沟金铜矿,老牛沟金铜矿恢复生产。19474月,桦甸、磐石两县获得解放。国民党龟缩到吉林、口前一带。1947年夏,我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了战略反攻。19477月,辽源市获得解放。这时,已离矿的工人纷纷返回矿山,参加生产建设。在恢复机械化生产的过程中,金矿发动群众,搜集和自制零件,老工人被组织起来修复设备,架设输电线路,抽出坑内积水,铺设轻轨铁道。1947年(民国36年)7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接管夹皮沟金矿局,由东北经济委员会工矿处领导,成立了以孙鸿儒为局长的夹皮沟金矿局。金矿局所属企业有夹皮沟金矿、老牛沟金铜矿和石咀子铜矿。1947年(民国36年)8月,移交吉林省建设厅管理。11月西—夹(即辽源—夹皮沟)供电线路修复,年末矿山恢复机械化采金生产。工人们夜以继日地进行生产,克服重重困难,1947年,比原计划提前一个半月完成了任务,受到了上级党委的表扬。据吉林师范大学197511月编写的《夹皮沟金矿史志》记载:广大矿工在金矿局党总支的领导下,掀起了支援全国解放的生产竞赛高潮。以作业班为单位,人人争先,班班跃进。立山坑的“争取”、“民主”、“合作”等作业班和下戏台的“团结”、“互助”等作业班在生产竞赛中,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班班坚持不超产不下班。他们的口号是“多出力,流大汗,加油干,多产黄金买炮弹,解放全中国,大力来支前。”同时矿山掀起了参军参战的热潮。青年工人踊跃报名,一大批青年被批准入伍,光荣地走上了解放战争的第一线。

 

 

 

夹皮沟金矿做为东北老解放区的一座重要的黄金矿山,在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积极组织生产,多产黄金,从人力和物力上积极支援解放战争。

    夹皮沟金矿于194510月获得解放,19461月恢复机械化矿山生产。19465月,因西夹送电线路被破坏,停止机械化生产后,又于194711月末,恢复机械化采金生产,成为新中国最早解放、最早恢复生产的机械化有色金属矿山,为迎接新中国的彻底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节           开展民主改革运动和采选运输供应情况

 

    夹皮沟金矿作为全国第一个解放的黄金生产矿山,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运动。1946(民国35年)年8月,吉南专员公署就派工作组进入矿山发动群众建立“工人翻身会”,结合清匪反霸斗争,清查和打击潜伏的特务分子、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把头,废除一切对工人进行“管、卡、压”的封建剥削的旧制度,建立新的民主管理制度。1948年,夹皮沟金矿进一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运动,成立了反把头斗争委员会和由工人骨干组成的翻身队,带领广大工人斗争把头,清除汉奸,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性的大柜把头制度和工人出坑搜身制度,铲除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社会“毒素”,如日本神社(今金山公园最顶端)火神庙(金山公园通讯塔处)、山神庙(今职工俱乐部舞台处)、关帝庙(金山公园通讯塔处)、妓院、赌场、烟馆等。

    据吉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的前身)197511月编写的《夹皮沟金矿史志》记载:在斗争血债累累的大把头修明新的大会上,全矿工人义愤填膺,许多人上台愤怒地控诉了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民族败类迫害工人的滔天罪行。血泪的控诉,激起了广大工人群众的满腔怒火,“打倒汉奸把头修明新!”“血债要用血来还!”的口号声震撼了夹皮沟山谷。人民政府根据工人群众的要求当场将修明新判处死刑。

    金矿还积极开展文艺活动,演出了《白毛女》、《血泪仇》等反映旧社会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的节目,激发了工人对旧社会和阶级敌人的仇恨,有力地推动了民主改革运动的开展。在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的同时,对职工队伍进行革命形势和工人当家作主的教育,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在政治上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广大矿工思想觉悟不断提高,纷纷加入党组织。在新的制度下,提高劳动效率,积极发展生产。解放了的金矿工人还成立了自己的革命政权——工人村政府,建立了工人武装,一切权力归工人村政府。19483月,夹皮沟金矿成立了工会,主席为李大印,为桦甸县最早成立的产业工会之一。在民主改革的推动下,工人积极参加生产,支援前线。19484月,矿工于学海、金炳华等4人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1952年转业回矿,参加矿山建设。194954,夹皮沟金矿局正式成立青年团支部。因团的组织扩大,又下设四个分支。

    19481223统计,夹皮沟金矿人员组成情况如下表:

 

 

 

 

此时夹皮沟金矿的1719名工人,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他们在民主改革的洪流中,积极进行生产,为矿山建设做出了贡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黄金生产矿山恢复9处,其中就包括夹皮沟金矿与老牛沟金矿。夹皮沟金矿局在全省冶金矿山首先建立矿务科,综合管理矿山采矿、选矿、地质与测量等生产技术工作。夹皮沟金矿、老牛沟金铜矿两个生产矿山,主要采掘设备有空压机16台(其中日伪时期遗留13台)、卷扬机4台(均为日伪时期遗留物)。夹皮沟、老牛沟两个黄金选矿厂,利用日伪时期遗留的2台鄂式破碎机、4台圆磨机、4台球磨机、15台浮选机等主要碎矿、选矿设备,为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首先恢复生产的选矿厂。两矿执行东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制定的采矿业务规程,实行采矿有设计、采掘有计划。夹皮沟开拓立山坑、八人班坑、东山青坑、宝戏台坑、大猪圈坑、碾盘沟坑、聚宝山坑、三道岔坑、五道岔坑进行黄金生产。老牛沟金铜矿也在1949年正式投产。

    矿山在进行民主改革的同时,充分发挥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克服一切困难,发展黄金生产。1949各种生产情况及职工人数如下表:

 

 

夹皮沟金矿和老牛沟金矿生产的金精矿,先运到联络站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磐石办事处,再由磐石运往天宝山冶炼厂和沈阳冶炼厂进行加工。

    1945年,夹皮沟金矿刚解放时,运输条件很差。主要交通工具为牛、马车。正式生产后,马车、牛车一周往返桦甸一趟。1947年初,有牲畜共84匹,到12月份由于病死、老马不能使用卖出、转入老牛沟等原因,剩余79匹(其中有牛17头)。为加快运输速度,19486月,购入汽油车2台,到8月增至6台,木炭车在1月份有2台,到12月增至9台,胶皮车1月份为12台,到12月份增至21台(其中1台转入老牛沟),大铁车为3台,四轮车由5月份的2台,到12月增至7台。

    虽然运输条件很差,但是为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矿山克服困难,运进各类生产、生活用品,以满足生产和群众的需要。仅1948年就运进五金1289723斤,粮食数量为992875斤,材料数量为6248547斤,饲料数量为339398斤,运输金精矿数量为864530斤。

运进汽油、炮药、碎生铁、洋灰等生产用品近二十余种,豆饼、苞米、胶皮鞋、棉花、水袜子、钢笔水、香皂、牙粉等生活用品四十余种。

    1949年,夹皮沟的运输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具体情况如下表:

 

 

 

 

 

 

 

 

 

 

1949年,直属金矿局的金矿职工合作社占用房间为门市八间,仓库四所,其中粮食库三所、被服库一所。内部组织分为会计、业务、生产三部。所经营的业务为粮米、油盐、布匹、被服、杂货及专卖品等。社员有450名,为原有股东。店员为52名,为看仓库、磨房、养猪圈、杂工、车夫。负责人为主任一人,副主任二人。供给金矿近2000名工友及3000余名工友家属。其副业为磨房、酱房、被服厂、豆腐房、养猪圈、运搬马车。

    夹皮沟金矿在民主改革运动中,走在全国前列,发挥工人的积极性,多产黄金,搞好运输、供应,为迎接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三节   夹皮沟矿区巩固人民政权的斗争

 

    1949101,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02,夹皮沟金矿在下戏台平地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有2000余人参加,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到处是一片欢腾的景象。

    19506月,正当金矿工人在为新中国多产黄金做贡献之时,美帝国主义入侵朝鲜。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夹皮沟金矿工人多次集会,声讨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决心和全中国人民一道,齐心协力,打败美帝国主义。陆广成、周录等青壮年纷纷参加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直接打击美国侵略者。金矿工人在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的倡议下,普遍订立爱国公约,积极开展捐献活动,短短几天之内就捐献了一架飞机。职工家属也组织起来为志愿军做军鞋及鞋垫。为支援前线,矿山开

 

展了“多产一斤铜,打败美国兵;多产一两金,打败侵略军”活动。在自愿献工的热潮中,工人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多产金、铜,为抗美援朝运动做出了贡献。

    1950年底开始,全国开展了大张旗鼓的镇压反革命活动。

    据吉林师范大学政治系197511月编写的《夹皮沟金矿史志》记载:1948年,夹皮沟金矿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从东北三省新解放区以及锦州、长春两个国民党被俘官兵“解放团”,招收了大批工人。这时一小撮反革命分子改名换姓趁机混进了工人队伍。就是这些人,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和美帝里应外合,其破坏活动达到了疯狂的程度。他们或者砍断井下电缆,或者把品位高的矿石倒进废石堆,或者堵塞通风管道,不断制造设备和人身事故,破坏生产,反动气焰十分嚣张。

    在镇压反革命运动兴起后,夹皮沟金矿党总支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在全矿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放手发动群众,摸敌情,查线索,很快形成了大揭发、大检举的群众斗争高潮。北满一个矿山的劳务系系长车有路和伪讨伐队队长、国民党少将刘东坡等钻进干部队伍的暗藏反革命分子相继被揪了出来。车有路和刘东坡押回原籍,依法惩处。随着运动的深入开展,又破获了蒋匪军官张绵连和朱右新反革命集团。这个反革命集团企图乘美帝发动侵略战争之机,有组织、有计划地拉人筹款,策划抢劫矿山,武装上山为匪,配合美帝侵犯鸭绿江;不成,则逃窜南朝鲜,投奔美国侵略军。但是,不久这个反革命集团的一小撮成员全部落网。镇压反革命运动在夹皮沟金矿取得胜利。

    1951年底,全国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夹皮沟金矿多次召开会议,联系实际地学习讨论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有关文件,手工制作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简报,介绍运动情况及近期的布置等。成立“三反”、“五反”指挥部——“打虎”指挥部,建立由群众和工人骨干组成的打虎队,斗争锋芒直指贪污分子。整个运动分段进行从贪污洋铁壶、甩木手戳、电线、炮药箱子、木板子、旧洋钉子、钢丝等小处入手,进一步深挖大贪污犯。对各单位进行分析估计,确定重点单位,查虎情、找虎窝、缩紧包围圈。经过检查运动、总结经验、合并单位、缩紧包围圈以后,二次战役正式铺开,最后为打扫战场阶段。

    通过运动,挖出一个“大老虎”孙兆源,并带出一只“小老虎”范喜春。大贪污犯孙兆源,原在夹皮沟金矿炼金室工作,河北省人,后到延吉银行延吉支行工作,伪满警察出身,1947年参加八道沟金矿炼金室工作,于19481月来到夹皮沟金矿。该犯在八道沟金矿工作时,就利用工作上的方便窃取黄金达五两多,来我矿后在19492月到7月这一阶段,盗取黄金一百余两,总值人民币一亿三千四百八十五万一千元。在三反运动中,一贯顽抗,拒不坦白,隐瞒罪恶,企图蒙混过关,直到被同案犯检举,并在延吉将其逮捕并起出赃物后,才低头认罪。其中孙兆源有一部分金子存放在范喜春家中。范喜春为前运输车间主任,于1948年贪污黄金等物共计折合人民币四千八百余万元。

    除孙兆源、范喜春外,还挖出很多贪污犯。合作社采购员李佩,1950年在哈尔滨买海菜时受贿东北币一千五百万元,1951年买汽车受贿人民币一百五十万元,前后贪污人民币达三百八十三万六千七百七十元。选矿主任王金有1947年前在金板起金子,长型机、分级机,长型机回水槽子,反水轮、洗金子时五次贪污混汞金5两多。选矿厂禚环周、孟庆丰、张景春(1948年贪污混汞金2两合质金)、孙从祥,在1947年前贪污混汞金分别为13两、1斤多、12钱。1950年刘墨林贪污混汞金435,主动交回,禚连周贪污4钱多,王国有贪污混汞金1钱,赵成玉贪污混汞金黄豆粒大5块。

 

 

 

 

在“三反、五反”运动的热潮中,不少犯有错误的人在觉悟提高之后主动交待了自己的问题,有的还揭发检举了重大案件。经检举揭发挖出了沈阳五金行的一个不法资本家魏芝田。这个“五毒”俱全的大奸商,经过贿赂先把夹皮沟矿驻沈阳采购员吕仁贵拉下水,然后与之互相勾结,在金矿进货时以次品冒充合格产品,或者以少充多,多报少进甚至光报不进等种种卑鄙手段,牟取暴利,套取了国家大量资金,破坏矿山的生产和对抗美援朝的支援。

    金矿对态度较好,倒回赃款、赃物的贪污犯,给予从轻、宽大处理。如范喜春在三反运动时,主动坦白,态度较好,并能主动退回其黄金,因此,当时根据情节给予撤职处分。在处分期间,范喜春在思想上能够认识到错误,有痛改前非的具体表现,在工作中不但没有降低工作情绪,反而对工作更积极负责,能克服一切困难完成运输任务,鉴于此种情况,为了使该人更努力工作,有利今后运输任务的完成,1953522决定撤消处分,恢复原职。对坦白较好的吕春廷(食堂,贪污折合人民币1377.50元)、李佩等宣布免除停职反省回到工作中去继续交待,并决定从轻处理。一些主动坦白,且情节不严重的免予处分,如1946年盗窃黄金价值三百八十万四千二百六十元的高成新,倒回赃款七万一千元,1947年盗窃黄金值金额为一百三十四万六千九百元的孟庆丰,倒赃一百二十五万元。

    1952年,夹皮沟金矿共查处的贪污分子免予处分106人次、警告12人次、记过18次、降级2人次、降职1人次、撤职22人次、开除6人次。刑事处分:一年机关管制3人次,劳役改造11人次、1年半1人次,二年1人次,三年2人次,徒刑十年1人次、十五年1人次。

    经过“三反、五反”运动,使领导和群众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官僚主义作风得到了很大克服,节约为荣,浪费为耻在全矿蔚然成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毒”受到一次有力的清洗。

    “三反、五反”运动以后,夹皮沟和老牛沟两个矿区在1954年合并,华裕民任夹皮沟金矿矿长,统称“夹皮沟金铜矿”。但一般仍习惯称为夹皮沟金矿。19558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夹皮沟金矿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选出了中国共产党夹皮沟金矿委员会,王鹤亭当选为书记。矿第一次党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矿党委的成立,是夹皮沟金矿史上的大事,它加强了党的领导,推动了金矿生产的发展。

    肃清反革命运动是毛主席领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的又一次伟大的革命斗争。矿山是在195510月先后分为一、二、四批开展了肃反斗争,经过四年的肃反,清出了山东省潍县畏罪潜逃更名改姓的先后任过蒋匪军游击队长、乡长和还乡团长的反革命分子日伪清剿队县大队长、国民党乡长蔡华庭,清出了窃据青年团领导职务的国民党还乡团骨干分子高大胜,还有混入干部中的叛党投敌分子王瑞臣等。蔡华庭曾杀害山东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蛤蟆屯区委书记淮南第四武工队指导员高子英、活埋农会干部蔡文深同志全家四口人,其中包括2~4岁的小孩。高大胜曾积极参加逮捕村干部、民兵队长、团长等多人,亲自参加活埋五名农会干部,其中包括亲舅舅和两个表兄弟。他们都是血债累累的刽子手。王瑞臣两次脱党,是罪大恶极的可耻叛徒,曾当过日本警备队小队长,经常率队配合日军讨伐红军。经过肃反运动,提高了广大职工的阶级觉悟,划清了敌我界限,基本上肃清了职工内部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从而纯洁了工人阶级队伍,瓦解并分化了敌人,巩固了人民政权,保卫了生产,同时也查清了职工内部一些人的问题。

    夹皮沟金矿经过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及肃清反革命运动,支援了前线、清除了反革命分子、贪污腐败分子,纯洁了工人队伍,提高了广大工人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

 

 

 

 

第四节  开展创造新纪录和立功运动

 

    1948年起,夹皮沟金矿开展创造新纪录运动。1949年又开展了立功运动。此后两种运动相互结合。矿山召开工作动员大会,展开学习运动,通过194911创刊的《矿工生活报》(铅印,八开版,每周三刊,1959年底,出版到第992期后停刊)和3月份成立的广播站宣传矿山形势及新纪录及立功活动等情况,及时表扬,及时介绍经验。19497月,矿工会召开的首次职工代表大会和19499月召开的职工代表大会,都对新纪录运动和立功活动进行了宣传。

    在创造新纪录运动和立功运动中,选矿厂提出了夺“大红旗”的口号。各基层单位都制定了本单位的工作目标。凿岩工马忠秀创出掘进工效2.85公尺的新纪录。

    在立功运动前期,因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有一定的成绩,但不够全面。在立功运动后期,目标明确,取得了极大的成绩。如选矿厂在采取试料、分级机溢流的深度、金板浓度上注意操作,工作渐渐走上正规,并在材料上初步实现了定额管理。

    创造新纪录运动自开展以来,不断深入,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在开展创造新纪录运动前的生产效率情况是每班掘进进度45厘米,在19515月立功竞赛热潮当中仅提高到51厘米,而伪满时每台打眼机平均最高进度达到62厘米。采掘效率上平均达不到四吨,而伪满最高平均达到8~9吨的记录。掘进低于伪满时期的30%,采矿低于伪满时期的55%。造成当时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当时工人绝大多数是1945年解放以后来矿山参加生产的。为改变状况,金矿领导一方面打通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的思想,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克服困难。另一方面进行具体周密调查,找出阻碍效率提高的原因,彻底解决问题。为了鼓舞工人工作热情,消除怕困难思想,在纪念“八·一五”立功总结大会上,奖励了提高效率显著的功臣。如表彰了在韩边外旧坑找到四处残矿、支持了八人班坑二个月生产的出矿技工王明贵和坑道掘进每一台打眼机平均速度70厘米,平均使用火药7.300瓦的郎德福。在大会上,号召全矿职工在矿山现有的物资条件下超过伪满,增强提高机器效率、提高成绩的信心。工人纷纷的上台讲话,表示今后坚决克服困难,不断提高效率。

    奖励大会后,各科股互相掀起竞赛。行政干部与工会干部互相配合深入基层,分会组织工人争相订个人计划,组与组、队与队、股与股提出挑战。竞赛重新掀起热潮。在工人情绪高涨的同时,领导马上抽调技术员,开办技术训练班,使理论与实际经验相结合。还引导老工人(打眼技术熟练的)技术公开,订计划教徒弟。在作业之前,由熟练工人到各掌子面画眼,和凿岩工互相讨论、研究,根据掌子面的实际情况决定眼的位置和角度。在各坑口建立技术检讨制度,即在每班爆破后,隔二十分钟后回去检查掌子崩的进度多少,回职工宿舍后,小组进行研究讨论,交换技法,交流经验。譬如下戏台坑内技工张宪臣同志打的眼深1,另一个技工为20厘米,小组就把他们两人的打法进行比较,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在科股内建立表扬奖励制度,随时发现、宣传典型。各坑口设置光荣榜,黑板报上把效率提高的实绩张贴出来,及时给工友写慰问信,不断提高工友的工作热情。

    在实行奖励及互学技术的同时,还组织技术人员与行政干部深入到坑内,深入调查研究,解决在关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9518月,各坑生产效率渐次提高,平均每台进度为62cm,相当于伪满水平。为使这一

 

 

 

 

纪录稳固,并使之不断提高,9月份工作重点为严格执行定额管理,生产正规化、科学化、合理化,深入的展开群众立功运动,克服一切困难提高效率,超过伪满最高水平,减低成本。效率提高研究委员会由技术人员工人干部结合,专门研究如何提高效率,发现生产上的缺点,并组织座谈会吸收工人参加。并举办培训班,通过互相学习,挑选熟练工人到现场操作,技术人员指导,个人实际经验和理论相结合,合理的装药点火,结果进度率达到85%。由于号召工人学习技术,使工人对技术逐渐产生了兴趣。

    为配合立功竞赛运动,采矿有计划地实行了定员定额定质定量。首先参照伪满定额标准继续在劳动纪律上加强管理,经生产委员会讨论通过集体出入坑口、当班股长实行点名制度,确立早退以及请假奖惩制度,纠正了过去顶替上班及迟到等现象。同时还实行了工具保管专责制度等。

    195111月,群众性的创造新纪录运动进一步深入展开。党员郎德福、汤立业在坑道掘进上,都创出新的纪录。在大雪埋了铁道,矿石运搬困难的情况下,党、团员立即清理积雪、装矿车,保证运矿工作的顺利进行,起了骨干作用。各坑口探矿掘进效率日渐提高,如立山线坑(岩石最硬的坑口)在上旬达到78cm,下戏台坑达到86cm,东山青坑平均达到87cm,全矿平均达到82.2cm,超过伪满33%以上。仅上旬节省工数即达900个。

    在立功竞赛、创造新纪录运动中,发现了新的矿脉。1950年,在下戏台坑发现了新三号脉矿体,矿石量约40万吨,主要金属为金、银、铜。同年,杨宪清创掘进台效4.7的新纪录。夹皮沟凿岩工汤立业和老牛沟金铜矿凿岩组长孙培乐,因在立功、创造新纪录运动中表现突出,在1950年吉林省第一届劳模大会被分别授予吉林省冶金战线一等劳动模范和二等劳动模范。其中立山坑凿岩工汤立业在运动中立大功3次,受到东北工业部,吉林省和夹皮沟金矿共计6次奖励。

    立功竞赛、创造新纪录运动,使工人掌握了劳动技术,充分利用了劳动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五节   培养技术骨干并开展矿山探矿工作

     

    新中国的金矿地质勘查工作是从夹皮沟金矿开始的。夹皮沟金矿194510月解放,经过修复,19461月恢复生产。当时遇到的问题先是金矿储量不足。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地质勘查工作并不充分。探明的储量已被掠夺殆尽,亟待探求新资源。第二是各类技术干部严重缺乏。第三是设备残破匮缺。其中最关键的是解决技术干部问题。当时,夹皮沟金矿仅有1名中国籍的技术干部,东北尚未全部解放,技术干部没有外部来源,为了解决矿山生产建设急需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金矿自力更生,办起了“抗大式”技术培训班,培养地质、采矿、选矿、测量、机电等专业技术训练班。训练班194811月正式开课。第一期地质学员22人,由留用的日本地质学家竾仓正夫等部分日本技术人员担任教员,半天讲课,半天在坑内实习,边干边学。还选送3名地质和1名采矿学员去苏联留学。后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从安东(今丹东)、吉林、哈尔滨等解放区分4批抽调部分青年参加了夹皮沟金矿局开办的训练班。前后共培训了专业技术干部160

 

 

 

 

 

 

多人。这批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很快成为矿山的技术骨干力量,加快了矿山恢复建设速度,为发展吉林省和中国黄金与有色金属矿山的生产和建设做出一定贡献,也为新中国的金属矿山地质工作培养出第一批技术人才。

    1949年,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组织夹皮沟金矿、石咀子铜矿利用旧件修复6台试锥(岩心钻机),并在夹皮沟金矿开始培训钻探技术人员。

    19496月,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在夹皮沟开办了“选矿技术训练班”,培养选矿技术人才。其中浮选课程由选矿股干部李振福同志讲课,使用的教材是由沈继光翻译的伪满时期的《现场工作参考——浮选操作》一书,作为教材,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书共11章,具体章节如下:

    第一章  一般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  一般保安卫生的注意

    第三章  关于防火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  修缮时的注意

    第五章  粗碎作业的注意

    第六章  磨矿、混汞及分级作业的注意

    第七章  浮选作业的注意

    第八章  精矿处理作业的须知

    第九章  真空唧筒及压风机使用须知

    第十章  日立型唧筒使用须知

    第十一章  电动机使用须知

    194911月,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矿山处设立了地质调查室,招聘和培训了一批地质、测量技术人员,向金矿派遣驻矿地质员,开展矿山地质工作,指导探矿。

    1950年,政务院发布《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吉林省有色金属矿山开展了职工文化、技术培训。夹皮沟金矿举办夜校和开办各种培训班,全面开展了职工的扫盲和文化技术业余教育。1950628,根据总局人组字第十七号通知转抄工业部《关于成立学徒学校的指示》,成立了艺徒学校。学员由夹矿抽调60人,老牛沟抽调40人,年龄限18岁以上25岁以下,身体健康,高小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于710正式开课。通过学习,这批学员中大多数成为矿山建设的骨干。

    1949年,吉林省黄金和有色金属生产矿山,贯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采探并进,注重探矿”的方针,首先开展井下坑道探矿。夹皮沟金矿响应号召,大力组织探矿工程,一面开展坑道探矿,一面发动群众,上山搜集被遗弃的器材,请老钻探工人杨春发把日本人遗留下来的破旧钻机修复起来,投入钻探工作,发现了新1号矿脉。

    1952年开始,夹皮沟金矿又相继举办了几期黄金化验训练班,学习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的分析化验方法。当时把火试金称为“干式化验”;铜、铅、锌的化学分析称为“湿式试验”。夹皮沟金矿为在中国普及火试金法,促进黄金分析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56812,矿和矿工会为推广先进经验,提高工人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举办了凿岩、支柱业余训练班,第一期学习半个月,有140人参加学习。

    1950年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根据夹皮沟金矿1949年探矿坑道的变化及各试锥孔的母岩状况加以判断,认为不论是在立山或下戏台的下部,都有发现新矿体的可能性,向夹皮沟金矿做

 

 

 

出了探矿指示。夹皮沟金矿根据指示,进一步开展探矿工作。

    夹皮沟金矿局试锥队从19496月开始探矿,到19505月,锥进进度不断提高,由开始时平均日锥进197上升到366

为完成试锥任务,夹皮沟金矿试锥队在生产责任制确立后,明确规定了正队长、副队长、机长、正班长、副班长及成员的职责范围。试锥队还定期召开责任检查会,明确了责任观念。隔三天有一次生产小组会,由班长掌握,机长监督,互相提意见,加强技术研究,提高工作能力。为提高技术和密切师徒关系,每周有四天业务学习会,利用上班前一小时由班长掌握。工作中的小问题,及时解决,大问题在第二天学习会上提出后加以解决。在试锥队提出“尊师爱徒”的口号,当师傅的技术公开,当徒弟的尊敬师傅。在技工洪毓宪、赵文禄、耿实升、张福林、崔文有的热心帮助下,很快使11名见习工能掌握试锥机,15人能代班工作,55人成为熟练工人。

    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钻探队(驻辽宁省清源县第七区南仓石村)在夹皮沟金矿建立一个地质钻探分队,开展黄金和有色金属矿山地质钻探工作。夹皮沟金矿、老牛沟金铜矿抽调地质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老工人组成露头矿调查队,对矿区周围开展露头矿调查,夹皮沟金矿新发现2处露头矿,老牛沟金铜矿发现10处露头矿。

    1952年,东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钻探公司在夹皮沟、老牛沟等各地质勘探队开始建立地质、地形测绘组,使用日本和苏联的旧式仪器,完成槽探、坑探和钻探的定位测量,提供11千至110万的比例尺地质测图和11千至11万的比例尺地形图。

    金矿从开始举办技术训练班,为新中国的金属矿产地质工作培养技术人才的同时,发动一切力量开展坑道探矿,1950~1952年,完成生产探矿22 993,到1952年底,共探获黄金工业储量(即可供矿山建设和生产利用的矿产储量,一般包括ABC级和部分D级储量)303吨,使矿山得以持续生产,为支援解放战争,解放全中国做出了贡献。

版权所有: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    吉ICP备05001162号
本站访问量:

吉公网安备 22028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