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对于公司而言是较为困难的一年,虽然实现了“双过半”,但矿量不足、品位下降、作业条件艰苦、安全风险大等等因素仍深深地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困难面前,这座百年老矿展现出深厚的底蕴和惊人的魄力。在一系列创新举措的背后,是一群犹如兄弟的夹矿人,为了完成全年生产任务而奋勇拼搏的身影。
时至2012年8月12日,公司北沟矿完成产金136.08公斤,距离全年产金考核指标仅剩不到14公斤。面对企业的困难,北沟矿全体干群迸发出强烈的战斗意识,他们将已经拟定好的全年目标产金任务又提升了30公斤——现在,他们已经开始了全年产金210公斤新目标的攀登。
北沟矿730米中段的一处采场内,北沟矿采矿队长张连生同作业现场的劳务派遣工随意的围坐在一起,在36V的电灯照耀下享受着中午的保健饭。炒土豆丝、炒干豆腐,袋装的韩国泡菜,外加张连生贡献的火腿肠和自家腌制的咸鸡蛋,众人吃的格外香甜。吃饭时,张连生还不忘“絮叨”着采场的安全工作和生产工作,虽然彼此相处得很好,平时谈笑风生,犹似兄弟,但众人对于这位直管领导的叮嘱并没有“左耳进右耳出”,而是记在心里,还不时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午饭吃得很愉悦,身体壮实的劳务派遣工周永洪还在饭后瞄着张连生风趣地问:鸡蛋吃咸了,下午的水不够喝可咋整?
张连生望着收拾剩菜的众人开玩笑地说:不够正好,抓紧时间干活,早点下班不就结了。剩菜你们可要用塑料袋包好了,不然钻进去炮烟,再吃中毒了,那根源可就是我的责任了。
众人一番说笑后,又开始了下午的工作。从一个采场走到另一个采场,身为采矿队长的张连生一天要遛五个采场,往返爬梯近200米。午饭时,张连生吃得很少,不是因为不饿,而是因为在之前的路上,消耗了大量体力的他先啃了一袋方便面,以补充体力。方便面、火腿肠是张连生随身携带的食品,当然也是采场兄弟们加餐的伙食。
谈到对于全年任务完成有没有信心时,张连生说的很坚决:任务必须地完成,不管多难......
与张连生同为北沟矿生产主力的残采队队长姜克新也是一个责任心极强的人。2012年下半年,北沟矿在公司提出的新举措——采场现场作业地点评估及分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以“保安全、保生产”的原则合理增减作业地点,并将对于支护的补贴与采场分级制度相融合,一级采场每月奖励800至1200元;二级采场每月奖励400至800元;三级采场每月奖励100至400元。这种奖励对于支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极大地提升了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作业现场的安全性。
残采工作千头万绪,需要用心管理。在日常的工作中,姜克新每到一处采场都要仔细检查,并与在现场跟踪管理的班长、安全员及作业人员仔细了解岩石变化及支护情况等关乎安全管理的细节。现场是忙碌的,跟班的班长和安全员不只是用眼看、用嘴说,也会在劳务派遣工忙不过来和做的不对时,赤膊上阵,言传身教,友情赞助。
为了更好地推进下半年的生产工作,北沟矿对于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和新的举措:火工材料安全员现场确认制。对机工实际发生的火工材料现场登记记录,在响炮前核对使用数量,如剩余材料当场销毁;安全员跟班制。安全员值守作业现场,时时监护,同时将其现场管理与绩效奖金进行挂钩,以此激发安全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责任意识。此外,北沟矿早例会的参加人员也由原来的区、段级,扩大至班、组长,使矿部的精神和指示能够如实的贯彻到一线;加大大井检修频率,由原来的每周一次改为两次。在各项制度和举措的基础上,北沟矿还同步加快了自动推车机和水泵远程控制的研制和试验。
到采场检查,姜克新还有另外一个任务——督促、检查矿石的选废工作。对于矿石的精挑细选,现在的北沟矿作业地点的劳务派遣工是欢迎的,矿石的品位好,他们的工资就会高。
汗水湿透衣襟,升起腾腾热气。井下的工作是艰苦的、枯燥的、单一的,你一锤、我一斧,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更好地完成全年产金任务,为企业分忧。
干部、职工、派遣工,不论工作职务,我们都是兄弟,所以我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戮力同心,攻坚克难。